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庄严在《用历史档案还原历史真相》中写道:日本关东军在投降前夕,烧毁了几乎全部的侵华档案和秘密资料,吉林省档案馆新发掘的日本侵华档案是日本投降时关东军宪兵司令部未来得及销毁的部分。……在这批档案中,“2件伪满洲中央银行的电话记录,清楚地记载了日军以军用公款科目转账划拨给日军部队‘购买’‘慰安妇’专项资金内容,从伪康德十一年(1944年)11月到伪康德十二年(1945年)3月,先后有53.2万日元用于‘慰安妇’‘采购’,并需持‘关东军第四课证明办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些档案是第一手资料,具有非常大的历史研究价值

              ②说明日本“慰安妇”事件的确凿性

              ③“慰安妇”事件是日本国家行为

              ④关东军企图掩盖其侵华罪行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 2.

              《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到:“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里描述的是

              A.国民革命调动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
              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个阶层人民积极性
              C.抗日战争促使了中国文化中心的转移
              D.抗日战争刺激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 3.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批判了党的路线政策中的“关门主义”错误,改“工农共和国”口号为“人民共和国”。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力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放弃民主革命纲领
              C.犯了右倾错误
              D.改变了政权性质
            • 4.

              1937和1938年的清明节,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此举是为了彰显

              A.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的决心
              B.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精神
              C.民主协商共建和平的追求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愿望
            • 5.

              归纳是从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性的;是对多种事物、现象抽取其共同之处加以概括,形成用以表达这种共同性质的概念、范畴、命题、论述等,即为归纳。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选项

              具体事物、现象

              一般性认识

              A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斗资批修

              中共光辉历程

              B

              《权利法案》、1875年宪法、1889年宪法

              近代民主制度确立与发展

              C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D

              《唐璜》、《悲惨世界》、《梅杜萨之筏》、《等待戈多》

              浪漫主义

               

            • 6. 经历了旧中国百年屈辱后,新中国走过了六十年辉煌的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重新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材料二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代表们在天安门广场,挥铲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图)奠基,毛泽东当场宣读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材料三 2009年9月28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表《新中国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影响世界的十件大事》。

              材料四 2009 年10 月1 日,国庆庆典游行中,以领袖巨幅画像、领袖原音重现和标语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再现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探索、奋斗的伟大历程。

              “毛泽东思想”标语方阵        “邓小平理论”标语方阵

               “三个代表”标语方阵          “科学发展观”标语方阵

              (1)材料一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的转折点。对此你如何理解?
                                                                                                                                                                              
              (2 )材料二中“三十年以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
                                                                                                                                                                              
              (3 )指出材料三中第五件大事的标志,并概括其原因。
                                                                                                                                                                              
              (4 )依据上述四则材料,结合中华民族一百七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和成就,说明这一切对于我们走现代化道路有什么启迪?
                                                                                                                                                                              
            • 7. 毛泽东的诗词,形象地再现了中国革命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画面。下列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②“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③“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 8. 图1是中华苏维埃政府发给农民的耕田证书,图2是晋察冀根据地农民拥护当时的中共的土地政策而举行游行的一幅照片,图3是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时的一张照片。这三幅图片反映了中网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政策
              ①以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的主要任务为依据②以建立农民的个体土地所有制为主要目的
              ③以消灭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为主要内容④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图1

              图2

              图3

              [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④
            • 9. 毛泽东的诗词,形象地再现了中国革命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画面。下列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②“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③“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 10.
              【题文】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民族复兴问题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侩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1)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问题上的认识是什么?抗日战争是怎样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使“环球心折”的?
              【材料二】  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该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2,4,6

               
                                ——《复兴之路》环球时报

              (2)结合你的理解,简述“红星”是如何“照耀西方”的
              【材料三】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抗战胜利后,民族复兴之路遭遇到艰难的国际政治环境,而(改革开放前长期进行的)经济积累又奠定了后来经济腾飞的基础。
              (3)如何理解“民族复兴之路遭遇到艰难的国际政治环境”?改革开放前长期进行的“经济积累”涉及到哪些主要历史事件?
              【材料四】 “21世纪始于1978年”,这是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断言。因为哪一年“是邓小平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年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4)这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有什么主要表现?结合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民族复兴的梦想会在1946年破灭却在1978年变成现实?
              (5)对中华民族复兴问题的认识, 观点一是“中国不可能复兴,因为它存在太多的麻烦问题。” 观点二是“中华民族必然会崛起和复兴,这是历史的必然。”
              依据这两种观点,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