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中所示事件的影响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开始战略转移
              B.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C.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D.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 2.

              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3.

                1949年10月1号,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面所列各项属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原因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③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④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

              ⑤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 4.

              下列中国革命的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②中共找到了革命的新路:工农武装割据
              C.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地解决了党内问题
              D.④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
            • 5.

              (28分)民主政治的建立,充满了斗争和妥协,体现出政治家的睿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4分)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妥协传统,请以17世纪晚期的英国和18世纪晚期的美国史实为例加以说明。(4分)。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法国在1870年以前要用暴力方式而非妥协方式的原因。(4分)材料二中“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民主政治”的经济因素。(2分)

              材料三  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但近年已有人对这场“大妥协”做出不同的评价。如学者喻大华即指出,《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料料四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

              一一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南方提出妥协的积极意义。(6分)概括材料四的观点。(2分)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4分)

               

            • 6.

              解放战争时期,下列重大战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②人民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③国民党军队进攻山东解放区          ④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和沈阳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
            • 7.

              “去年年初国内战局毫无开朗现象,如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已是一片光明的远景,大半个中国今年绝对可以在安定中开始建国工作了,同时民主与反动势力的实力也是越见优劣分明了。炼污的政府,反动的集团,……让它们都随着旧年滚到后面去吧!”(《钱家骏日记》)材料表明作者当时看到了

              A.共和取代帝制的现实
              B.袁世凯军阀统治的彻底失败
              C.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
              D.解放战争即将赢得全国胜利
            • 8.

              某人要写一本历史书,第一章为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二章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三章为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四章为抗日战争,第五章为人民解放战争。下图应出现在

              A.第一章
              B.第二章
              C.第四章
              D.第五章
            • 9.

              下图是一次战役的形势图,下列对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描述正确的是

              A.国民革命运动中北伐军的胜利进军
              B.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C.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
              D.战略决战中的淮海战役全面展开
            • 10.

              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