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是革命”。孙中山这段话强调的是(  )
              A.驱逐满人
              B.汉人掌权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 2.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认为“清帝退位,民国统一”,“革命之目的已达,正吾人破坏告终,建设图始之时也”。孙中山的思想有助于(  )
              A.构建良好的民生环境
              B.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
              C.传播民主政治思想
              D.打破传统的抑商观念
            • 3. 孙中山遗嘱中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  )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B.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4. 电视剧《走向共和》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它保存了大部分史实的同时,以自己的角度探求了不少问题,剧中李鸿章有一句台词说“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下列选项最符合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代人所行之事(  )
              A.最早在中国提出“师夷长技”
              B.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最早在中国提出进行政治改革
              D.“育人于学校,论政于议院”
            • 5. 1911年12月,孙中山说:“谓袁世凯不可信,诚然,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余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纵其欲继满洲以为恶,而其基础己远不如(清政府),覆之自易,故今日可先成一圆满之段落。”这说明孙中山(  )
              A.追求和平建国之路
              B.被袁世凯表象迷惑
              C.革命策略有合理性
              D.圆满完成革命任务
            • 6. 孙中山和甘地同为“亚洲觉醒”的先驱,他们经济思想的共性是(  )
              A.争取民主自由
              B.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C.主张本民族经济独立
              D.以传统手工业对抗现代工业
            • 7. 康有为在1898年4月的演说中指出:“秦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制器利用以前民用,皆与吾经义相合。”材料反映了康有为(  )
              A.认为西方文化没有中国文化先进
              B.其思想仍然根植于中国满家文化
              C.认为中国适合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为推翻封建统治而学习西方政治
            • 8. 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
              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C.是托古改制的思想利器
              D.损害了孔子的威信
            • 9.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 10. 晚清重臣李鸿章评论孔子时说:“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这反映了李鸿章(  )
              A.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
              B.主张技术立国的趋向
              C.“中体西用”的思潮
              D.“尊孔复古”思潮泛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