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国的近代化之路和西学东渐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二者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西学东渐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二者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C.中国的近代化在时间上早于西学东渐
              D.二者都包含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向的内容
            • 2.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外国利器,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属于近代中国那一派别的观点?(2分)
              (2)材料二的观点属于那一派别?为实现其变官制的理想,该派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分)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2分)
              (4)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4分)
            • 3.
              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 4.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器”、学“制”、学“思想”的三个阶段。作为这三个阶段标志性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B.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者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有史学家认为,在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经过了“睁眼看世界”、“走出国门看世界”和“仿洋改制看世界”三个历程。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两者的相同之处?材料二的思想实践是什么?(6分)
              (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其思想内容进步之处在哪里?材料三的认识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是什么?(5分)
              (3)据材料四,这三个历程分别是指什么?其对中国历史的进程有何影响。(5分)
            • 6.
              伴随着西方的侵略和西学的浪潮,中国文化也艰难的迈上近代化之路。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如图,依据图片信息,分别指出它们各自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6分)

              (2)上述著作呈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领域向西方学习的不同阶段,据此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进程的特点。(6分)
              (3)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之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结合所学归纳毛泽东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理论创新。(6分)
            • 7.
              1922年4月,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的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觉悟,一方面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进这些不足,所进行的努力有(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 8.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下列几位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 改变了社会性质           
              B. B.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发展
              C. 发动了社会变革运动       
              D. 是掀起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主将
            • 9.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近代以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
              B.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沉沦史
              C.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探索史
              D.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争史
            • 10.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中的几位人物:
              人物及编号
              人物速写
              ①康有为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②李鸿章
              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③魏 源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④陈独秀
              创办《新青年》
              ⑤林则徐
              民族英雄,领导了禁烟活动
              ⑥梁启超
              号饮冰室主人,曾拜“南海先生”为师,著有《变法通议》
              ⑦李大钊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等文章
              ⑧曾国藩
              创建“湘军”
              请回答: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概括他们各属于哪一派别,并按派别将其分为四类(每一类两人,不用写人名,只写编号)。(8分)
              (2)概述四派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主张。(12分)
              (3)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