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英国德国法国
              总值指数总值指数总值指数
              191396 910 94410028 302 4031005 299 517100
              1914105 207 580108.516 696 94558.94 951 47193.4
              191751 989 18553.6----2 309 16043.6
              191849 890 29351.5----1 568 85329.6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大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利用下开始发挥作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一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2 年12月31日).指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推进人口城镇化特别是农民工在城镇落 户作为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请依据下列材料,在问题的指引下,探究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材料一  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 大城市。其中具有百万人口的城市就有两个,汴京和临安。宋朝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有6个,宋朝10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几个增加到46个。在宋代,逐渐打破了坊市格局,街道上随 处可以开设店铺。北宋开封已经有6400多家大中型工商业者,8000-9000家小商小販。宋代新 兴的市民阶层的诞生,安逸的生活使宋人消费意识浓洩,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湖,如娱乐场所 瓦子,都通宵营业。
              --薛风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市发展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早期,……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整体发展 缓慢,但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幸迅速扩张,大多数地区則完全处在城市化的进程之外。
              --唐志军谌莹《为什么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滞后》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早期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的表现及主要原因。
              材料三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教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教的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
              --张忠法周宏春《我国社会事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战略机遇》
              (3)依据材料三简要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显著特点及其对美国城市人口行业结构的影响。
              (4)综上所述,城市化的发展在本质上反映了什么问題?
            • 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1)据材料一分析汉初分封王侯的原因及结果。为解决这个问题,西汉统治者在政治、思想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但是,由于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外国商品并没用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实现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1865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
              ---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册
              (2)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通过哪些经济侵略活动逐步打开中国市场,“实现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这一“愿望”的实现对中国近代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1911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返国途中于巴黎提出:“中国于地理上分为二十二行省,加以三大属地即蒙古、西藏、新疆是也,其面积实较全欧为大。各省气候不同,故人民之习惯性质亦各随气候而为差异。似此情势,于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为相宜。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
              --摘自《孙中山全集》
              (3)根据材料三,孙中山对中国国家结构形式提出了怎样的设想?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其原因。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清代海关货税除正税外,还有各种数倍于正额的附加征课。曾于中国海关中任职的马士(Morse)在著作中对鸦片战争前粤海关的船钞征收作过详细的介绍:1810年,一艘由西方进入广州的(一般规模)船,需要交纳的税费包括:正税、对粤海关监督的效敬、付征收人员净费、规银、进口规银、放关规银、拨归慈善用的粮道放关银、海关检查员各种小费等等,总计3278.463两银。
              --摘编自蔡晓荣《对近代中国第一个海关税则的一点新认识》
              材料二咸丰八年(1858)修订新税则后几项重要进口商品的税率变动统计表
              货名单位(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税率减少百分数
              棉花6.545.7212.54
              斜纹布7.895.0535.99
              印花布14.254.9865.05
              袈裟布10.684.9853.
              棉纱6.944.8629.97
              羽缎9.466.3133.30
              另一方面,出口平均税率水准历年都较进口平均税率水准为高。如光绪十一年(1885),竟高出1倍以上。
              一一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
              材料三  中国入世降税大事记
              2002年,大幅调低了53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低至12%;
              2005年,降税涉及900多种商品,关税总水平由2004年的10.4%降低至9.9%;
              2006年,我国降低了小轿车等42个汽车及其零部件的进口关税税率,最终完成了汽车及其零部件的降税义务,我国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税率分别由入世前的70%至80%和18%至65%降至25%和10%;
              2010年,降低鲜草莓等6个税目商品进口关税后。给予最不发达国家4762个税目商品零关税待遇。
              --摘编自《中国经济时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粤海关征收高额关税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关税调整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种变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初中国调整关税的新内涵和积极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