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铁路是近现代文明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通,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以此项路工实关大局,窃谓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更不得力任其难,勉副众望。

              ——詹天佑《京张铁路工程纪略》自序

              材料二1931年蒋介石拟定交通建设五年计划,规定到到1937年完成85000公里铁路建设任务。1934年公布公营铁道条例和民营铁路条例,鼓励省办、民营商办铁道。建设新路的同时修补整理旧路:加固桥梁、添购机车,装设调度电话、增设防空设施等。交通建设为国防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据宗玉梅《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述评》

              材料三从1955年起,京广铁路开始修建复线,至1988年,全线宣告完成全部复线的建设,经过多次提速后,自北京至广州的客车,旅行时间已由过去的90多小时缩短到21小时,武汉到广州的时间也缩短到11个小时左右,……2005年6月,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开始建设,于2009年11月全线建成,建设工期用了4年半,设计时速350公里,武汉到广州的全程最短运行时间3小时,2012年,京广高速铁路北京—武汉段全线建成,北京至广州全程运行时间将缩短至8小时。

              ——《楚天金报·三条粤汉铁路见证巨变》

              材料四世界主要国家铁路网密度统计表

              铁路网密度

              按人口计算

              按国土面积计算

              总里程【公里】

              统计年份

              单位

              公里/每万人

              公里/万平方公里

              中国

              0.84

              114

              91000

              2012

              美国

              5.55

              538.3

              226427

              2007

              加拿大

              16.18

              1009.2

              57216

              2007

              俄罗斯

              5.9

              699.1

              128000

              2006

              法国

              5

              533.62

              29901

              2008

              ——《世界铁路发展史》铁路资料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京张铁路修筑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国民政府铁路交通建设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京广铁路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比较中国在世界铁路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并谈谈你对21世纪中国大力发展铁路交通的看法。

            • 2.

              在高中学习阶段,历史老师指导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小雯同学首先结合课题,从学校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到了两组相关图片。

              材料一

              (1)这两组图片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

              (2)小雯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采用了什么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你对此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小华同学对陆路交通工具的变迁情有独钟,也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材料与大家共享。

              材料二

              材料三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3)观察材料二,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



              (4)根据材料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 3.

              近代北京民风保守,19世纪末人力车引入之初,人们不愿接受。据记载:“当时人都不肯雇佣,妇女尤以坐人力车为羞耻。”但不久人们发现人力车轻便、快捷、价廉,远过于通行骡车,“风气大变,坐车人日见增加。人力车厂也随之各处林立,营业甚为发达。”这说明

              A.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
              B.近代北京的交通日益发达便利
              C.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D.民众生活受政治局势影响巨大
            • 4.

              1867年,李鸿章认为铁路、电报“有大利于彼(洋人),有大害于我”。1874年冬,李鸿章“曾谒晤恭邸(见奕訢),极陈铁路利益”。 李鸿章态度转变说明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中体西用
              C.观念的转变
              D.国防的需要
            • 5.

              1906年天津有报道称:“电车(有轨电车)开驶而后,旅行既便,票价尤廉,境内欢迎……座间客满,肩为之摩,甚至有无甚要事姑借以游览者。”材料表明,天津电车的开通( )

              A.受到所有市民的热烈欢迎
              B.开创国内城市汽车交通之先河
              C.有助于自由平等观念传播
              D.使人们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变化
            • 6.

              图是截至1911年,中国境内铁路发展状况示意图。这种状况说明


              A.中国铁路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功十分明显
              B.铁路这种近代交通方式对民众生活影响大
              C.中国铁路的产生发展与列强侵略密切相关
              D.近代中国铁路发展主要是政治因素导致的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30年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投入使用,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铁路改变了英国社会,这不仅体现在成百倍增加的运输量,数十倍提高的运输速度上,也不仅体现在把全国交织成一张铁路网,从而把各地区不分远近连成一体上;它还改变了人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人对生活的看法。时空变了,过去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以秒来计算;过去一二百英里是遥远的地方,现在近在咫尺。时空缩小了,悠闲时代过去,时间就是金钱,准时准点是新的生活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火车还进一步教会人们遵守纪津,因为铁路本身就体现着强制,纪律是火车运行的基本前提。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个忙碌的世界。

              ——摘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1896年,清朝下旨修建粤汉铁路,到1911年,修了两段不到一百公里。1916年6月,完成广州至韶关段。1918年9月,完成武昌至长沙段。1930年,国民政府利用英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开始修筑株洲到韶关段。中国工程师凌鸿勋经过勘探调整方案,在备战抗日背景下,1936年4月,株韶段提前15个月建成,修了40年的粤汉铁路终于全线贯通。从“七七”事变到广州失陷的15个月中,这条铁路共运送部队200余万人、军用物资70余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抗战大动脉。

              铁路

              修建时间

              武汉至广州最快时间

              粤汉铁路

              1896—1936年

              44小时

              粤汉铁路(京广南段)复线

              1955—1988年

              11小时

              武广高速铁路

              2005—2009年

              3小时多

              ——摘编自文热心、颜石敦《粤汉铁路贯通记:一颗道钉一滴血》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九世纪英国蒸汽火车铁路发展的背景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粤汉铁路得以建成的历史原因,并简析现代所修两条武汉至广州新铁路差异的原因。

            • 8.

              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

              A.租界当局拥有制定交通规则的权力
              B.上海交通逐步与近代文明接轨
              C.上海交通领域出现了最新科技成果
              D.交通规则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 9.

              “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 10.

              据记载,1888年清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表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清廷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C.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D.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进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