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果选择“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及其影响”为研究主题,其研究对象可选择

              A.商务印书馆、利玛窦
              B.《几何原本》、冯如
              C.商务印书馆、冯如
              D.同文馆、利玛窦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81年,中国人在唐山和胥各庄之间自主修筑了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以便将河北开平矿务局出产的烟煤运出。但清末的中国官府却视这种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距离唐山不远的东陵。为了保护陵寝的风水不被破坏,他们弃用冒白汽、拉长笛的蒸汽火车头,而让骡马充当火车头。
                  材料二 自民国成立以来,报馆林立,报纸风行,言论界之发达,几有一日千里之势。然究其内容,或由政府收买,或由政党收买,或由一机关收买,故一言一论,必须随买主之旨意,而不能自由,其有卓然独立,而不为金钱利用者,又不免为两方所忌,此报界所以日趋黑暗也。
              --1913年6月16日天津《大公报》评论
                  材料三 从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至今,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多年高速发展的历程。据信息产业部估计,2003年上半年国内互联网用户数达到6 800万,居世界第二位。……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也形成丰富多彩的网络政治生活。人们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政府免费提供的公共政治信息,还可以对政府的各项政策发表自己的建议,而民意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胥铁路”修筑的背景是什么?铁路上的“马拉火车”说明什么问题?
              (2)报纸作为大众传媒之一,有怎样的功能?试举三例加以说明。
              (3)对比材料一、二,你认为材料三中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说明什么问题?除了材料三中所说的功能外,互联网还有什么功能?结合你对互联网的了解或使用,说明互联网的特点和功能(两例即可)。
            • 3.

              1890年前后,一位居住在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让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  )

              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
              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民众生活习俗
              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
            • 4.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上海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 5.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有(  )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汽车 1883年 1901年 1928年
              ①中国科技近代化沿海比内地早        ②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③中国侧重引进西方实用技术          ④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6.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负责这条铁路设计和施工的是(  )
              A.李鸿章
              B.张謇
              C.詹天佑
              D.陈启源
            • 7. 民国时期,公路交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的主要因素是(  )
              A.铁路、民航业的迅速发展
              B.政治腐败、民生凋敝
              C.汽车工业未形成完整体系
              D.轮船运输是当时的主要交通方式
            • 8. 13、20世纪初,曾有一幅挽联深深感染了中国人,其上联是:殉社会者则甚易,殉工艺者则尤难,一霎坠飞机,青冢那堪埋伟士;下联是:论事之成固可嘉,论事之败亦可喜,            千秋留实学,黄花又见泣西风。该挽联悼念的人物是
              A.冯如
              B.孙中山
              C.莱特兄弟
              D.爱迪生
            • 9.

              近代运输格局成为反映时代变迁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铁路和轮船运输因极大的载运量而大减低了运输成本。1830年到1870年,英国实业家修筑了20000千米铁路,连接了工业中心、铁矿、港口等。……为了便于交通和货运,美国政府开凿运河,私人投资者建立起轮船航线和铁路网络。到1860年,东北部的工业区、南部的农业区,以及中西部城市之间已有铁路相连。发明创造开启了工业化进程,也造就了铁路和轮船;而后者因为提供了快速廉价的交通方式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英)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汉口至上海航线的各轮船公司概况

              开办年

              国别

              公司

              船只(艘)

              吨位

              1875年

              中国

              招商局

              4

              5860

              1887年

              英国

              太谷、怡和

              7

              13922

              1898年

              日本

              大阪

              4

              6581

              1899年

              德国

              瑞记等

              5

              5743

              材料三:轮船使商业贸易流通渠道发生了实质性变化,1881年进出汉口装运茶叶的远洋轮船有30艘,吨位达48670吨;汉口到宜昌轮运航线的出现,使货物运转日期缩短了一个月……但是轮船不可能迅速而彻底地将传统木船挤出近代商品流通渠道,以1881年为例,汉口进出船只中,木船为250艘,吨位达41887吨;外国租赁木船为127艘,吨位达11289吨。武汉地区以土货进出口为主轴的市场,基本上依靠木船运输。

                                          ——任放《近代两湖地区的交通格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美近代运输格局出现的主要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经济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长江轮船航运业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交通工具革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10. 1909年,旅美华乔冯如制成我国第一架飞机,同年,我国开通了北京到天津的第一条航线,标志着民航事业开始。(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