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

              A.《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
              B.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
              C.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罗斯的主要城市
              D.李鸿章参观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 2.

              2011年腾讯历史频道推出《转型中国1864~1949》系列原创策划。策划以年份为单位,逐一梳理近代史关键命题。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1920年年度事件的是 (  )。

              A.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
              B.中国出现首个电报机房
              C.无线电台开始引入中国
              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
            • 3.

              目前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已成为世界第一位,电话由奢侈品变成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
              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D.中国疆域辽阔
            • 4.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交通的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  )。

              A.“华人之坐马车,大率无事之人居多,故马车专为游观而发”
              B.“如果华人马车从后面赶超洋人马车,即以违章处理”
              C.“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
              D.“男女杂坐,不以为嫌”
            • 5.

              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离别》:“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
            • 6.

              小明的爷爷生活在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他先在外商轮船公司打工,后来他到与之相邻的第一家中国从事江海运输业的轮船公司工作,那么他应生活在(  )。

              A.广州
              B.天津
              C.上海
              D.福州
            • 7.

              学习了《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  )。

              A.列强的侵略是中国近代交通与通讯发展的最大阻碍
              B.铁路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一开始就得到清政府的支持
              C.列强把铁路修到哪里,就把侵略势力延伸到哪里
              D.近代交通与通讯的艰难发展表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后,它才能健康发展
            • 8.

              1949年开国大典,北京居民观礼时出行的代步工具有可能是      (  )。

              ①自行车 

              ②有轨电车 

              ③公共汽车 

              ④地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9.

              19世纪60年代,有人写道:“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是知火轮船为中国必不能废之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已有新式交通工具
              B.组建了近代海军
              C.商民反对轮船运输
              D.禁绝外来事物
            • 10.

              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 ”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  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为中国之自设  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