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史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  )
              A.是理想的救国方案
              B.容纳资本主义的新文化
              C.符合了当时的国情
              D.充斥封建主义的旧文化
            • 2. 同治年间(1861-1875年),清朝统治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国力有所增长,士大夫阶层将其称为“同治中兴”.然而西方学者对其评论道:“同治中兴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这一评论的历史依据是(  )
              A.清朝统治者仍固守天朝上国的心态
              B.洋务运动和“中体西用”思想
              C.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势力联合镇压
              D.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的扼杀
            • 3. 19世纪晚期《纽约时报》社论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中国政府认为这些学生,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它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要无动于衷,这种想法是荒唐可笑的。”该社论反映了(  )
              A.《纽约时报》对中国留学生存在误解
              B.清政府控制了中国留学生的学习方式
              C.中体西用的理念导致留学教育的偏差
              D.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
            • 4. 近代以来,很多人利用报刊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正学报》在其创刊序例中写道“痛迂谬者之误我国家,恶狂恣者之畔我圣道……吾闻古之为国者,必定国是。六书之义,是者,正也。”以上材料所体现的思想观念是(  )
              A.天朝上国
              B.中学为体
              C.经世致用
              D.维新变法
            • 5. 有人评价它:躯干似“西”,头脑是“中”,似是而非,不伦不类。“它”是(  )
              A.托古改制
              B.中体西用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 6. 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如下表,其专业设置(  )
              A.标志中国现代化起步
              B.体现维新派的政治诉求
              C.以中体西用为办学思想
              D.有利于巩固清朝统治
            • 7. 当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资本主义近代化成为了时代的潮流,中国也开始了近代化的过程。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的近代化首先是思想领域的近代化过程
              B.中国的近代化其核心是政治民主化的历程
              C.中国的近代化是中国由工业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变过程
              D.“中体西用”是中国经济领域近代化的突出表现
            • 8. “(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  )
              A.经世致用
              B.“中体西用”
              C.民主共和思想
              D.“兼容并包”
            • 9. 有学者在评价近代中国某一社会思潮时说,“正是在它的庇护之下,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才得以排除顽固势力的重重阻扰,插足于传统文化的世袭领地,渐渐地扎下根来。”这种社会思潮是(  )
              A.中体西用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宣传马克思主义
            • 10. 士大夫们把晚清同治帝在位时期(1862~1874年)称之为“同治中兴”。对此西方学者评论:“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这是因为该时期的现代化(  )
              A.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
              B.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C.没有冲破自然经济的束缚
              D.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行变革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