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其实,早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了它的脚步了。改革是被迫进行的。清政府官员在“内乱”面前,犹能做“中华大帝国”的酣梦,直到洋炮的轰鸣从南方海岸传来,震撼了宫廷的坐椅,这才下决心“师夷长枝以制夷”。先是做军火买卖,接着开矿山,修铁路,废科举,兴学堂,派留学生出国,以及官员出洋考察,等等。 
              ——《五四:知识分子的自治运动》

              材料二 解体太缓慢了。这种速度,不但不能满足少数先觉者的期待,而且实际上.也不可能使中国免受挨打的耻辱与覆亡的危险,这样,政治体制的改革便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然而,最高统治者对于死亡异常敏感。在大独裁者、长期垂帘听政的慈禧看来,政改如同玩火,其结局只能加速以个人为中心的权势集团的崩溃,于是及时地把光绪帝及其政改计划给扼杀了。 
              ——《五四:知识分子的自治运动》

              材料三 在1911年以前约十年间的中国精神生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外国的形响。中国人对外国生活怀着好奇心理并且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这种情绪自从1860年前后已在慢慢地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而在1905年以后达到了发狂的程度。
              ——[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说改革是被迫的?这次改革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中“政治体制的改革”指什么事件?结合改革措施说明:为什么在慈禧看来,政改将加速权势集团的崩溃?
                                                                                                                                                                              
              (3)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19世纪90年代以后”思想“加速”“发狂”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的认识。
                                                                                                                                                                              
            • 2. 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

              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深入研究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D.与现实的政治斗争密切结合
            • 3. 在历史上,自由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明朝后期,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性(即本性)者,心所生也,亦非一种已也。”“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1)根据材料,概括李贽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95年3月,严复在谈到西方国家富强原因时指出:“苟求其故,则彼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20世纪初,严复指出:“特观我国今处之形,则小己(个人)自由,尚非所急……所急者乃国群(国家)自由。”
              (2)概括严复关于自由的观点。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严复发表以上言论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
              [     ]

              A.推翻君主政体
              B.废除不平等条约
              C.改革科举制
              D.变革政治制度
            • 5. “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痛耻,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之建构》)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力点是 
              [     ]

              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
              D.精神的现代化
            • 6.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是指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口号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7.

              19世纪90年代,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①康有为 ②王韬 ③梁启超 ④严复 ⑤郑观应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 8. 晚清有御史上奏称:“今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     ]

            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
          • 9.   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中国近代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是 
            [     ]

            A、“开眼看世界”
            B、《资政新篇》的提出
            C、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D、革命派同保皇派的论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