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65年10月,苏联政府通过《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条例》,决定实施“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上的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作用,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新经济体制的实施(  )
              A.是二十年代新经济政策的再现
              B.反映出苏联效仿西方实行市场经济
              C.说明苏联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D.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 2. 苏联工业利润总额从1965年的225亿卢布提高到1970年的560亿卢布;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由1961-1965年间的6.1%增加到1966-1970年间的7.7%.这一现象的出现(  )
              A.使苏联打开了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B.使企业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C.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D.有利于苏联改变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 3. 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B.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
            • 4. 下列有关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
              ②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化
              ③中国民族工业受经济危机冲击而陷入萧条
              ④土耳其是世界上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国家之一。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 5. 曾任《真理报》总编的阿法纳西耶夫说:“我头脑中有两个勃列日涅夫,一个是1976年夏季以前的勃列日涅夫,另一个是那个夏季以后的勃列日涅夫。前一个勃列日涅夫是一个精力充沛、活跃、有所作为的人……后一个勃列日涅夫则是一个重病缠身、不爱活动、少言寡语、不善思索,喜欢阿谀奉承、贪图荣誉、奖赏和礼品的人。”作者的观点应该是指勃列日涅夫(  )
              A.任期时间太长,后期领导乏力
              B.前期改革成就大,后期执政很僵化
              C.改革前十年敢于突破旧体制,后十年导致经济全面滑坡
              D.与美国争霸由咄咄逼人到被动防守
            • 6. 据所学知识推断,下表“口口”中应填人的国名是(  )
              表    1925-1938年制造业生产指数(单位:1913年=100)
                1925年  1926年  1930年  1935年  1938年
                  世界    121.6    126.5    137.5    154.5    182.7
                  口口    70.2    100.3    235.5    533.7    857.3
              A.美国
              B.苏联
              C.中国
              D.英国
            • 7. 勃列日涅夫执政之初苏共中央文件指出:“近年来农业增长的速度减慢了,这给国家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破坏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经济规律,……,这些是农业落后的基本原因。”这表明苏共中央(  )
              A.正确揭示了农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B.决定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强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D.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扩大市场的作用
            • 8. 1925年爱森斯坦受苏联政府委托制作的《战舰波将金号》反映1905年革命,是电影史上最具创新的电影之一;马雅可夫斯基从一首“革命颂歌”开始,探索一种创新的诗的语言。这两个历史事情表明(  )
              A.左倾思想严重影响苏联文艺界
              B.工业化推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C.苏联用文艺形式传播革命理论
              D.苏联试图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
            • 9. 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的一份报告提出:“党中央委员会和苏联政府的出发点是:指令性计划是主要的和有决定意义的……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来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段材料表明勃列日涅夫改革(  )
              A.开始冲击斯大林模式
              B.未能突破原有体制
              C.遵循了经济发展规律
              D.被迫转向政治领域
            • 10. 1964年到1982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破坏法治现象得到纠正
              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