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右图是l978--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图,从图中分析l978年以后,苏

              联经济发展逐渐滞后的主要原因有
              ①僵化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着经济的发展②社会矛盾丛生,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③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④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经济发展战略失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 2.
              导致图6(出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1980年后中苏两国粮食产量出现不同趋势的原因是:

              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了农村的改革
              ②中国实行“包产到户”,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③戈尔巴乔夫的经济“加速发展战略”陷于困境
              ④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 3.
              (12分)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根据材料分别提取两国历史变迁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 4.
              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中说:“在近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下降一半还多,在80年代初期之前又降到实际上使我们接近经济停滞的水平”,这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A.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B.首要目的在于摆脱苏联经济衰退局面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D.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 5.
              古今中外历史上,民生问题都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 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材料二 让我们再一次发问:我们已经达到了1933年3月4日那天所梦想的目标了吗?我们已经找到快乐之谷了吗?但是,我们的民主也正受到考验:在这个国家中,我看到数千万公民——占总人口的重大数目——他们中的大部分此时此刻仍然处于今天所称的生活之必需的最起码的标准之下。我看到数百万家庭依赖低微的收入生存,以致家庭灾难的阴影日复一日地笼罩着他们。我看到数百万人们,他们在城市和农村的日常生活仍处在半个世纪前一个所谓的上流社会认为不体面的环境之中。我看到成百万人得不到教育.娱乐以及改善他们及其子女利益的机会。我看到数百万人无力购买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又因为他们的贫困潦倒而无力工作,不能为其他数百万人生产。我看到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住房破损,衣衫褴褛,营养不良。
              ——1937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连任就职演说
              材料三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在变,世界也在变,20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苏联依然陷于物质短缺的困顿,人们开始找寻改变现状的新途径。
              ——《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的认识。孙中山提出的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在当时是否实现?为什么?(3分)
              (3)从材料二的演说词中,你看到30年代美国社会存在的社会问题是什么?罗斯福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和苏联为改变现状寻找的新途径及其效果。(4分)
            • 6. 赫鲁晓夫改革的意义在于 
              [     ]

              A.结束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影响
              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C.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D.使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 7. 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赫鲁晓夫为加大粮食出口,在苏联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②为种玉米而进行的大规模垦荒,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许多地方变得寸草不生 
              ③玉米运动为苏联实现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④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没有调动农民积极性,因而失败

              赫鲁晓夫与玉米运动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 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270万吨。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
              材料2:1971年9月,赫鲁晓夫逝世,其遗体安葬在莫斯科的新圣母公墓。赫鲁晓夫的墓碑是由雕刻家恩斯特?涅伊兹维斯特内设计的,用黑白两种颜色的大理石搭配而成,极具特色。涅伊兹维斯特内在评价自己这件特殊作品时说,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 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 
              ——张建华《俄国史》

              (1)材料1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生产行业?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 要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2中赫鲁晓夫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这句话的含义的?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赫鲁晓夫改革之后,苏联历史上还进行过哪两次大规模的改革。
                                                                                                                                                                              
            • 9. 赫 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作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
              [     ]

              A.农业生产管理过于集中
              B.农民对劳动生产的成果漠不关心
              C.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过高
              D.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 10. 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社会混乱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