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素养一  时空观念,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1)某班级制作历史墙报,题目是“现代中国外交风云”。请按时间顺序挑选出符合主题的图片资料,并说明你的理由。
                  素养二  历史价值观,指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日)扶桑版《新历史教科书》
              1937年7月7日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日本军突然地攻击的中国军。这样,所谓“七七”事变--日本对中国的不宣而战的战争--就开始了。
              --(日)井上清《日本的历史》
              (2)比较以上两段材料的不同之处,并指出不同的原因。
              素养三  历史解释,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断。

              (3)这幅漫画形象地描绘了欧洲的百年历程。结合所学,请你续写对漫画的理解,并为此作品起个适当的题目。
              第一部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分成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进行混战,遍地战火,欧洲经济受到重创。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题目:    
            •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风云变化多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二  ……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三

              (1)结合国际背景指出“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美国的“竞争对手”主要有哪些? 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所示图片反映了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对以后的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 3. 某校高一(3)班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其内容涉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日本的崛起、欧共体的不断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开始提高。此课题有可能是(  )
              A.《中国改革开放的外部环境》
              B.《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
              C.《两极格局之下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D.《美苏霸权的衰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