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 度,那政策的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而且是越快越好。”    
              ——《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保障养老金制度和失业 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 2. 《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

              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 争
              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 3. 在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各国采取的经济政策相比较,它们的共同点是
              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②改善了人民生活条件 
              ③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④积极推行国有化政策
              [     ]

              A.① 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4.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 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资料 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 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罗斯福上台后,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下列关于该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法属于国家立法
              B.该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不涉及其他问题
              C.该法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D.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等方面的规则
            • 6.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美国国内成立了法西斯协会、黑衣社、银衣社、美国民族主义党等法西斯组织。面对着整个社会不满情绪和法西斯主义思潮的兴盛,下列罗斯福政府的措施中最有利于缓和社会不满情绪,打击法西斯苗头,维护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是 
              [     ]

              A.放弃金本位制      
              B.成立农业调整署
              C.加强社会福利救济  
              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 7. 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这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采取了 
              [     ]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C.调节农业生产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 8. 美国国会于1933 年6 月16 日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1935 年5 月27 日,最高法院在审理一起案件中宣布 《全国工业复兴法》 违宪。这一转变不能说明 
              [     ]

              A.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分权制衡原则          
              B.美国最高法院当时敌视“新政”立法 
              C.美国国会有立法权,最高法院有解释宪法的权力 
              D.《全国工业复兴法》不适应当时美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 9.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人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这主要说明
              [     ]

              A.罗斯福准备实行专制独裁
              B.罗斯福崇尚计划经济
              C.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严重
              D.罗斯福反危机的思路是加强政府职能
            • 10.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     ]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