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示意图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示一显示出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②图示二中“一超多强”的“一超”指美国
              ③图示二显示出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④图示一向图示二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苏联的解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 二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势呈现交替变动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美苏两分天下,建构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和彻底瓦解的标志各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受到除我们中国以外哪些国际力量的挑战或限制?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和世界形势各呈现什么特点?
              (4)概括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 3. 外交追求的目标是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基于自身的国力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这需要运筹帷幄,需要纵横捭阖。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上海合作组织进程中形成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联合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使之成为新世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上海合作组织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对外开放的原则,愿与其他国家及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对话、交流与合作……成员国将为落实《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宗教激进主义公约》而紧密合作。--《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反映了当时国际格局的突出特点,这个突出特点是什么?以朝鲜为例,分析这种国际格局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结合国际政治形势,论证上海合作组织是“顺乎时代潮流”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外交的认识。
            • 4.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国家出现就有了国际关系。它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等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二十世纪40年代欧洲大事记
              时       间             大          事
              1941年11月美国通知苏联《租借法案》适用于苏联
              1943年11月美苏英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5年5月德国战败投降,由美、英、法、苏联分区占领
              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依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40年代美英对苏联的态度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法德两国尽管都是以基督教为主体信仰的国家,近代都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但却是世仇宿敌。且不说高卢人与日耳曼人上千年的敌对,仅近现代法德之间便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交战。二战后法国担心德国东山再起,威胁自己,主张把德国建成像1871年以前那样松散的联邦,但遭到了美、苏的抵制。之后在美国的主导下德国进行了社会改革;法德也认识到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的冲突与对抗不利于欧洲的强大和各自经济的发展;五六十年代,西欧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此,l958年法国总统戴高乐与西德总理阿登纳举行了第一次会谈,两个民族达成了谅解,言归于好,l963年两国还签订了合作条约。
              --《世界近现代史资料汇编》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二战后法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德关系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与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在会见后的记者会上,回答了凤凰卫视记者的提问,两位外长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引发中韩的愤怒和欧美的不满,各自表态。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中国和韩国有民众感到被(参拜行为)伤害了,(安倍)首相对此表示歉意。我们现在会注意他的表述言辞,而对于中国和韩国也要保持对话,注重对话的重要性,首相也会继续解释澄清他参拜的动机。
                  法国外长法比尤斯:我们清楚的表达希望中国和日本的关系越来越好,这两个(亚洲)大国应当成为友邦,这需要尊重历史的同时,尽量的让过去的过去,要寻找这样的一种平衡。
              --摘自凤凰网
              (3)依据材料三,法比尤斯对中日关系的看法与岸田文雄有何区别。你认为当前的中日关系可以从法德关系中借鉴什么?
            • 5. 一战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身处其中的中国外交也经历了发展与演化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后两个周期初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调整”,并说明这种调整“是……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材料二人们总喜欢用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来称谓过去、现在或将来的世界格局。但这往往导致人们忽视这三种格局之间的复杂关系,把三者关系简单化……其实,所谓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内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发展趋势,但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甚至把三者相互对立起来,把三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是片面的。
                                                        --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司题:
              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并指出美国在这场 “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材料二  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发展统计:
              (2)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并指出这种变化的政治影响。  
              材料三  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 “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杨文昌《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9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多极合作时代”能否实现,并阐述你的理由。(要求:以对 “多极合作时代”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7. 如图是一部历史著作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断,该著作最有可能是(  )
              A.《新全球史》
              B.《资本主义史》
              C.《西方世界的兴起》
              D.《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
            • 8. 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种结构。阅读材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阶段……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还是19世纪国际政治的延续,新时期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始。其标志如下:……(欧洲的)“边缘化”,
              的是……移至“侧翼”。
              --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材料二  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期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理解欧洲的“边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别指出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东山再起”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
              结合史实说明,西欧是如何摆脱“卒子”地位的?
              (4)对于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 9.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二  下面的漫画(画中的Iraq指伊拉克、Afghanistan指阿富汗、Balkan指巴尔干)反映了冷战结束后人们发出的感慨。
                 
                                还是让我回到冷战中去吧!
                  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回答:
              (1)材料一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运用所学知识各举2例论证该观点。
              (2)人们发出材料二中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对冷战哪一方面的评价?
              (3)材料三中“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你认为这种趋势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 10. 二战后至今,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冒险和混乱。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材料二  我们必须认识到,苏联仍然是美国的一个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三  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葫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将在欧洲实施什么政策?简述该政策的实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 “挑战” 美国的力量(列举三项)。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轨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