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53年入主白宫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上台前猛烈攻击遏制战略,指责它使美国耗费了大量金钱,却不能取得应有的胜利.他上台后便立即着手制定美国的新战略.随后,艾森豪威尔批准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62号文件--“国家安全基本政策”,称为“新面貌”文件.文件认为苏联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西方自由世界的敌视及对亚非拉国家的渗透和颠覆上.“新面貌”战略坚持了艾森豪威尔的“大平衡”思想,提出“应付苏联对美国安全的威胁,在这样做的同时,避免严重削弱美国经济或损害我们的基本价值和制度”.在缩减军费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军方的要求,文件强调“以进攻性打击力量实施大规模报复性破坏的能力”,要在核武器的数、质量上都保持对苏联的优势.不过在苏联已拥有核武器的情况下,美国统治集团认识到了进行核威慑的局限性,因此强调在裁减常备军的同时,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文件承认美国的联盟政策面临着种种问题,最使美国担心的是“西欧越来越不愿追随美国的领导”.因此文件强调使盟国相信“美国的安全战略是集体安全战略.联盟必须扎根于对利益共同体的强烈信念,并坚信美国领导的稳定性和明智性”.另外,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心理战可谓情有独钟,它不仅设立了隶属于白宫的心理作战局,还把这种颠覆手段引为“新面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思、杜正艾《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及后冷战时代》
              (1)根据材料概括“新面貌”战略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最使美国担心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 2.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如图所示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片《生意经》的副标题是:卖伞的渴望下雨,我们当然渴望战争了!
                 图片《桥》副标题是:西方国家向中东地区派出大观模武装力量,与此相对应的是,恐怖分子也向西方国家发起进攻!
              (1)图片《生意经》揭示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2)根据你的理解。图片《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 3. 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选择决定她的未来,德国曾经的战略选择对中国和平崛起有着重要的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四条 下列事务属于帝国的监督与立法权范围之内:……2)制定海关与贸易的立法,及关于帝国所需赋税立法;3)规定度量衡与货币制度……
              第六条 联邦议会由联邦成员代表组成,其票权分配如下:普鲁士连同汉诺威、库尔黑森、浩斯敦、拿骚及法兰克福的原有票权共有17票;巴伐利亚6票;萨克森4票……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二十条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二  德国的问题只能用武力来解决,要建立一个“大德意志”。
              --希特勒于1934年11月5日秘密高级军官会议上发言

                  材料三  联邦德国现代化在确立政治体制的民主制、法治、联邦制和福利国家四原则的基础上,还做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其一,政治上“不能脱离西方范围和放弃欧洲一体化的成就”;其二,经济上“在绝对自由与极权之间寻找一条健全的中间道路。”
              --丁建弘《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意志帝国政治架构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治架构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2)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依图示所列顺序概述纳粹集团用武力“建立‘大德意志’”的过程及其结局。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项“战略选择”的具体内容。联系联邦德国作出“战略选择”的相关背景,归纳其崛起之新特点。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8年,戴高乐因五月危机重返政坛,制定新宪法,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当选第一任总统。戴高乐上台后对法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一系列调整。包括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具体实施有:
              ①撤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改变法国在联盟中对美国从属地位,维护民族独立;
              ②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威慑力量,打破美国的核垄断;
              ③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缓和、谅解,合作”的关系,在东西方关系中发挥作用,推动中法建交;
              ④建立一个摆脱美苏控制,以法国为中心的,法德联合为支柱的,由欧洲主权国家联合起来的“大欧洲联合”;
              ⑤实行非殖民化,在第三世界推行“积极存在”的政策,以求保持和增进法国在第三世界的利益和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戴高乐主义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归纳戴高乐主义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 5. 国际规则的制定是近代以来世界整体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部分国家的关税率(1913年=100)
              食品半成品制成品
              1927年1931年1927年1931年1927年1931年
              德国12538095153190183
              法国65.518096125153178
              意大利75188114198193286
              ……日本轻纺工业依靠成本优势,加上政府补贴、汇兑贬值、货运费用不合理的降低等,向外倾销……1927年日本棉纺制品出口只有英国的33%,到1935年竟为140%。
              ……(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实行货币贬值或降低汇率政策,以相对抬高别国商品的价格,从而削弱对手的竞争能力。货币手段的使用,使世界商战空前激烈。--高德步 王珏《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出现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现象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材料二:
              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对美国意味着巨大利益,意味着“超级霸权和超级利益”。戴高乐l965年对美元超级霸权的批评举世知名:“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l971年尼克松摧毁布雷顿森林协议、开启浮动汇率体系之后,“超级特权”和“游戏筹码”竟然象天文数字一般倍增!--向松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
              (2)依据材料二,概括美元获得“超级霸权”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每次金融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催生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道路。--向松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元产生的原因。欧元的诞生对世界货币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四:
              2010年4月26日国际在线报道: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美国的表决权变成了l5.85%,很显然美国仍然努力保留了否决权。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世行投票权的变化说明了哪些问题?
            • 6. 法德和解--和解的力量远大于仇恨
                     历史上,欧洲曾是战争最频繁的地区,其极端表现是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欧洲却一反千百年的历史常态,稳步走向了和平与联合,欧洲联合的历史意义,并不限于具体措施的得失,关键在于引发人们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思考。以“法德和解--和解的力量远大于仇恨”为主题,叙述20世纪以来法德关系演变之路以及启示。
            • 7.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51年法、意、西德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它改变了不触及国家主权的松散的合作方式,而是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机构,有权决定煤钢生产的价格、原料的分配,对违反规章的企业进行处罚。后来荷兰等国提议将联合扩大到电力、原子能、交通等领域,几经磋商,到1957年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
              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50年代西欧经济合作的特点及其影响。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48年普利策奖获奖漫画《今天的和平》(示意图)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法国作为西方盟国的重要成员,追随美国,坚决不承认新中国……1958年奉行独立自主政策的戴高乐重新执政后……1964年1月18日,中法两国正式达成建立外交关系的协议。……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中法建交使中国实现了与西方大国关系的重大突破,沉重地打击了美国顽固坚持的遏制、孤立中国的政策,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理性看待法国:中法建交始末》材料三   戴高乐将军警告他的后人“永远不要把法国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里”时,不会预料到有一天欧洲的经济和政治版图会呈现在这个样子。不过戴高乐可以感到欣慰的是,
              他毕生所追求的法国复兴,通过将“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实现了,他的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我们还应该为欧洲的一体化记上另外一
              大功:欧洲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长时间的和平。
              --《欧洲由对抗走向统一,国家间相互制衡是必要条件》(1)普利策奖是当今世界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奖,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此漫画为什么在当年能获得该奖。
              (2)分析材料二中法国对新中国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给新中国带来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评述法国“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欧洲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经有过一道修筑最为坚固但又最为短命的长城--这便是德国境内的“柏林墙”。柏林墙与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一样,均为“冷战”下的产物,又都为水泥所筑,可称得上是欧亚大陆上的两条“姊妹墙”。柏林墙是东德政府根据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的法令,于8月12~13日夜间修筑。目的是制止东德居民包括熟练技工大量流入西德。原为铁蒺藜围成的路障,后改筑成两米高、顶上拉着带刺铁丝网的混凝土墙。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线的观察塔楼上设置警卫。1970年,虽然东西德之间关系有所改善,东德政府还是把柏林墙加高到3米以阻止居民逃向西方。到1980年,围墙、电网和堡垒总长达1369千米。除筑墙外还严格限制西柏林与东德之间的人口流动。后根据东、西德政府 1971年12月20日签署的协议,限制略有放宽。1989年下半年,东欧各国政局剧变。民主德国在向德国西部移民浪潮的冲击下,于同年11月9日,将存在28年零3个月的柏林墙推倒,促进了德国的统一。
              --《柏林墙(冷战时期最震撼人心的历史和动人心魄的故事)》[英]弗雷德里克•泰勒著刘强译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柏林墙”修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柏林墙被推倒的影响。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欧洲一体化进程部分大事记:
              1967年--欧洲共同体创立,有六个成员国。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2002年1月--欧元正式在欧盟12国流通。
              2003年5月1日--欧盟成员国扩大到25个。
              2005年--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否决了《欧洲宪法条约》,一体化进程陷入僵局。
              2007年12月13日,再次扩大后的27个成员国领导人签署了《里斯本条约》,2009年《里斯本条约》的生效为欧盟重启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法律保障。
              2009年11月19日--欧盟选举赫尔曼•范龙佩担任欧洲理事会主席,凯瑟琳•阿什顿女士被任命为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
              材料二  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
              --龙多•卡梅伦、拉里•尼尔《世界经济简史》
              材料三  欧盟的成立是建立在一系列超国家机构基础上的。比如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等。……由于集体决策机制,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繁冗的决策程序、不可避免的讨价还价带来了巨大的决策成本,并且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
              -一姜艳霞《从欧洲债务危机看欧元区的制度困境》(1)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指出造成当前欧洲债务危机的制度困境。
              (4)当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不少人认为欧洲一体化会出现重大倒退,也有人认为渡过危机后的欧洲,一体化将得到加强。结合上述材料及回答,谈谈你的看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