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心理层面的时尚、审美观念,社会意识形态层面的哲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作为整个精神文化核心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民族精神层面产生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的影响和变革.”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
              B.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
              C.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之光
              D.宗教改革主张“教随国定”
            • 2. 当代物理学家霍金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高维果壳状的泡泡演化而来的,果壳上的皱纹(即量子扰动)在演化中产生了今天宇宙的所有结构。这一说法(  )
              A.奠定了经典力学创立的基础
              B.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新视角
              C.宣告了现代物理学的诞生
              D.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 3. 2012年3月,袁隆平提到:“今年的目标是向亩产l000公斤迈进,这虽然很不容易,但像矮子爬楼梯,一步一步走。”由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主要原因是(  )
              A.解决了十三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B.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C.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成果显著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百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科学主义、工业主义究竟是人类的福祉,还是人类的灾难,大体上有两种认识。
                  第一种是肯定的、乐观主义的认识。这一观点对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持赞扬的态度,视之为通往一个富足、自由的人类社会的阳光大道。科学技术所代表的现代大机器生产力,的确为人类带来辉煌的经济成就和知识成果。第二种是否定的、悲观主义的认识。批判者认为,科技技术进步以至整个现代工业文明像一把“双刃剑”,或是一个既能开启天堂之门,又能让黑夜降临人间的“双面的雅奴斯”。(雅奴斯,罗马神话中象征开始的神。)因此要彻底否定并摧毁一切现代文明,摧毁科学技术的成果。--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
              要求:对材料中的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所涉及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 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主题一:诺贝尔自然类奖(包括物理、化学、生理学--医学奖)

                  (表  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获奖人数统计表
              年份颁奖总数主要国家
              1901~192061198102
              1921~1940701715511
              1941~196088615042
              1961~1980125821665
              1981~2000127147472
              -一数据来源:《诺贝尔奖百年大典》等
              (1)分别写出图中两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获奖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表1所反映的20世纪世界科技发展趋势。
                  主题二:诺贝尔和平奖

                  2012年诺员尔和平奖的结果于10月12日正式揭晓。欧盟因“60多年来为欧洲和平、和谐、民主和人权等方面的进步做出的贡献”摘获这一奖项。欧盟议会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对获奖表示“感动和荣幸”。
                  获奖也引发了一定的争议。包括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内的6位欧盟成员国领导人拒绝出席颁奖仪式。深受欧债危机影响的希腊、西班牙等国一些民众甚至感到愤怒,认定这分明是对自己国家和欧盟现状的讽刺。
              -一据新华国际时评等
              (2)欧盟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吗?结合历史与现实,简要论证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简洁清晰)
            • 6. 材料一  1918年3月23日7时20分,一声巨响突然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响起。伴随 着滚滚浓烟,从睡梦中惊醒的巴黎市民四处奔逃。之后,每隔15〜20分钟就有爆炸声在巴 黎城内响起,一直持续到下午。当天黄昏,法国的电台广播了这样一则消息“敌人飞行员成 功地从高空飞越法德边界,并攻击了巴黎。有多枚炸弹落地,造成多起伤亡……”
              可是,对于电台的说法,巴黎市民并不相信,因为他们既没有看到飞机,也没有听到飞机 的轰鸣声。事实上,这种被命名为“威廉火炮”的超级巨炮就是德军最新研制的秘密武器。 鉴于其威震巴黎的业绩,德军又把它称为“巴黎大炮”。
              材料二  如图所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末产生了哪些新式武器?这些武器的出现使战争形式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不同时期航母发展的时代背景。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高科技武器与世界 和平的关系。
            •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表格中因果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社会发展
              A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中国进入农耕文明时期
              B经典力学体系创立、蒸汽机的改良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电磁学理论的突破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来临
              A.A
              B.B
              C.C
              D.D
            • 8. 现代专利制度是以申请人对发明创造的公开换取法律给予的保护。是现代经济技 术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议会中,从詹姆士一世开始,新兴资产阶级就尝试采用立法形式代替国王 授权。到1623年,英国《垄断法规》终获通过。该法规第l条宣布此前以特许令等方式授 予的所有垄断因为与本国法律冲突而无效,其中当然包括国王以“钦赐”形式颁布的特许 垄断权。《垄断法规》第6条规定了一种新的垄断权,由此成为现代专利制度之滥觞^前述 任何宣告不应扩展到今后授予的任何专利和特权,它们应就任何种类的新产品在本国的独 家实施或制造授予其第一个真正发明人,为期14年或以下,在此期间他人不得使用。此权利的授予不得有违法律,也不得在国内通过抬高物价的方式危害国家,或破坏贸易,或带来 普遍不便。
              --刘银良《知识产权法》
                  材料二 1850年,全世界有10个国家建立了专利制度。
                  1883年,世界第一个有关专利的国际公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签署;1884年正式生效。后又多次修订。
                  1967年,51个国家共同签订《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1970年正式生效。1970年,多个国家参加签订《专利合作条约》,1978年正式生效。1971年,巴黎联盟成员国在斯特拉斯堡会议上通过《斯特拉斯堡协定》,建立《国际专利分类系统》。
                  1985年4月1日,中国正式实施专利法。1992年和2000年两次对专利法修改。迄今,中国已加入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等几乎所有与专利有关的国际公约和条约。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其中包括《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 产权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中货物、服务、知识产权的三大支柱之一。
                  2006年,全世界已有18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专利制度。--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编制的《专利制度发展概要》
                  材料三很久以来,专利制度被认为是富裕国家的食粮,贫穷国家的毒药。据统计,目 前占世界人口97%的发展中国家,只拥有世界3%的专利,而占世界人口2.5%的发达国 家,却拥有世界97%的专利,专利占有的不对称,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发展 水平之间的鸿沟不但不会缩小,反而很可能将越拉越大。
              --霍剑《专利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及负面效应法律研究》
              (1)《垄断法规》后来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专利法,据材料一归纳其“现代 意义”之所在。并说明此法规能在当时英国顺利通过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19世纪中期以来现代专利制度发展呈现出的基本特征,并依据所 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我国加强专利制度建设的因素有哪些?我国应 如何更好的应对材料三述及的不利局面?
            • 9. 科技创新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蒸汽机车、蒸汽轮船的出现,使交通运输业发生了革命性改变
              B.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务劳动
              C.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
              D.南优二号杂交水稻的培育,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 10. 一位学者回忆自己的一生,说:“我出生时,宗教法庭刚废除,小时候见到国内第一条铁路通车,后来目睹各地工人的抗议及暴动。我曾参与过几次战争,亲眼见到国家统一。我从事科学研究时,结合物理医学,才会有生理光学的著作。”这位学者应当是(  )
              A.德国科学家赫姆霍兹(1821-1894)
              B.波兰裔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1867-1934)
              C.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1874-1937)
              D.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1879-1955)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