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此现象是下列哪部法律颁布后的直接结果(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 2.

              云南省福保村的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以上村官任务的变化与哪一制度的实行有关

              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3.

              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拘留。某班学生的观后感,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②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它反映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长了

              ④它反映了我国的法制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取得了很大成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4.

              一位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以上村官任务的变化与哪一制度的实行有关?    (    )

              A.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B.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C.坚持和加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健全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5.

              (25分) 政治文明在人类文明中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东西方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材料二:美国人生而平等,因而从未为创造平等而操心。他们也没有经历过民主革命的苦难就坐享民族革命的果实。美利坚合众国一诞生便引进了17世纪英国的政府形式和施政方法。所以,美国人从未为创造一个政府而担忧。……当一个美国人在考虑政府建设问题时,他的思路不是如何去创造权威和集中权力,而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材料三: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

              ⑵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建国以来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的?(8分)

              ⑶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实现“民主增量”的主要表现。(7分)

              ⑷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4分)

               

            • 6.

              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

              A.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B.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C.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D.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7.

              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阁);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材料二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2分)

              (2)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4分)指出其历史作用。(2分)

              (3)材料三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2分)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2分)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4分)

              (4)综上所述,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 8.

              据新华社北京2012年12月4日电:为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12月3日上午,全国人大机关举行宪法墙揭幕仪式。下列对该宪法理解正确的是

              A.该宪法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修订通过
              B.该宪法使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得以确立
              C.该宪法在修订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D.该宪法首次提出“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 9.

              1982年宪法通过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又分别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宪法部分条款做出了修改或补充。这一过程和结果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  )

              A.宪法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有法可依
              C.把依法治国的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D.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 10.

              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推动了哪项制度的改革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C.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