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对表格所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4.512.825.4
              1953年农轻重比例(%)52.829.617.6
              1957年农轻重比例(%)43.529.227.3
              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
              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③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2. 某一主题展览中选用了大量关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长江大桥”的图片。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以下那一时期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建设成果(  )
              A.过渡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 3. 《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从没有目睹过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仍然乘坐着苏联提供的轿车的毛泽东,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对身边的陪同者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这一理想的最初实现是在(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人民公社化时期
            • 4. 图为建国后某一时期“主要工业生产指标”图,导致这些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造成工业片面发展
              B.“一五”计划实施,重工业发展迅速
              C.实行政企分开,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 5. 下图中的历史信息体现的建设成就是(  )
              A.新中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B.“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
              C.大跃进运动改变经济落后
              D.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活力增强
            • 6. 新中国建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例如:赵文革、钱建国、孙计划、李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这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应该是(  )
              A.钱建国
              B.李跃进
              C.孙计划
              D.赵文革
            • 7. 下表为北京市建设成就统计资料,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
              项目1952年1957年
              农业总产值(单位:亿元)1.773.05
              工业总产值(单位:亿元)3.0515.68
              社会零售总额(单位:亿元)3.0813.64
              国有企业职工占就业总人口的比例59.64%85.47%
              ①经济建设成果辉煌                 ②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
              ③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④我国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8. 毛泽东曾经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开展了(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建设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9. 新中国“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这一计划的最大特点是(  )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 10. 下表为“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项目1952年1957年增幅(%)
              钢(万吨)135535296
              煤炭(万吨)66001310098
              布(亿米)38.350.532
              粮(万吨)163921950519
              A.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成就巨大
              B.农业增长相对缓慢,工农业比例失调
              C.浮夸风气严重,产量数据严重失实
              D.学习苏联模式,存在与其相似弊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