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新中国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土地革命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完成
            • 2. 历史证明,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宋朝经济发展的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西方汉学家把宋朝的转折点称为一次“复兴”或者一次“商业革命”,是毫不为过的,特别是与同时代的欧洲相比,更显现出开风气之先的独特风采.费正清、赖肖尔的《中国:传统与变革》第六章第四节的标题就是“商业革命”四个字.他们指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这一迅速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然高于以前,并产生出直至19世纪在许多方面保持不变的经济和社会模式.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到: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代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樊树志著《国史概要》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材料二  古典经济学家赞扬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满足了彼此的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显然,这只“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指市场的调节规律.他不是人为的主观臆造,而是“自然秩序”,有更大的优越性.正是基于这种理论,他们主张实行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的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要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所以,他们强调完全的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16至18世纪盛行的重商主义的传统政策.李嘉图还特别批判了农业保护主义,其矛头指向了保护土地贵族利益的谷物法.---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古典经济学兴起的原因、主张和影响.
              材料三  如图表所示
              “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4.512.825.4
              1953年农轻重比例(%)52.829.617.6
              1957年农轻重比例(%)43.529.227.3
              “一五”计划成就图(如图所示)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3)结合材料和所学解读新中国的“一五”计划.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析和分析逻辑清晰)
            • 3. 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人均粮食产量比1913年还要低.同年,中国各地的粮食供应紧张.这一时期中苏两国农业出现的问题(  )
              A.制约了中苏两国工业的发展
              B.导致了市场经济模式产生
              C.催生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 4. 历史信息的解读要注意恰如其分,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D.一五计划期间成就辉煌
            • 5. 经济布局的变化是考察历史变迁的一条大脉络。
              材料一  唐中叶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加速,中国的大的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是南北差距,经济发展水平上表现为南方优于北方。近代以后,自港口城市西行,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程度随地理距离的加大而不断下降,大体上形成“西部不如中部,中部不如东部”这种明显的区域经济差距。这种巨变,是近代生产力性质不同于古代生产力,地理环境的作用也有所不同的反映。(据吴松弟《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形成的机制与表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古代到近代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格局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一五”计划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是:基本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发展。为配合工业建设的总体布局,在西北、华北新建兰新、包兰、宝成等铁路线。此时期建设的新兴工业城市包括包头、太原、西安、武汉、成都等内地城市。从投资的分配看,694个投资项目中有472个放在内地,其余222个大部放在东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如1955年国家对上海天津的投资额分别为这两市折旧额的76%和104%,两市的工业产值增幅分别为负4.49%和1.4%,低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幅度。(据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建设总体布局的角度评析“一五”计划。
              材料三  资产阶级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造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的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据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3)结合工业革命的历史,从国际劳动分工的角度阐述你对《共产党宣言》这一论述的理解。
            • 6. 下列柱状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3~1958年相对应的是(  )
              A.
              B.
              C.
              D.
            • 7. 探讨地方史与国家大历史之间的联系是历史研究的视角之一。下列对近现代重庆地方历史史事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重庆史事史事解读
              A1897年,重庆第一家近代化报刊《渝报》诞生,宣传
              兴民权、改科举,鼓吹救亡图强。
              《渝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促进
              了社会思想解放。
              B1911年11月22日,重庆革命党人与起义新军夺取
              廷在渝政权,宣布成立蜀军政府。
              重庆革命党人积极响应武昌起义,
              脱离清政府。
              C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移驻重庆,所属中
              央各部于大溪沟、上清寺等地办公。
              淞沪会战失利,南京受到侵华日军
              威胁,是迁都重庆主要因素。
              D1952年7月1日,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属于“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
              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
              A.A
              B.B
              C.C
              D.D
            • 8. 当苏联著名桥梁设计专家西林去世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在他的墓碑后面刻的就是他帮助设计的武汉长江大桥的图象,由此判断他积极参与了中国(  )
              A.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B.195 3~1957年“一五计划”建设
              C.全面建设时期的“大跃进”运动
              D.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 9. 下列关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就是否定计划经济
              B.计划经济在新中国历史上没有合理性
              C.实行计划经济是执行“左”倾路线
              D.计划经济是后来经济发展变化的前提
            • 10. 阅读苏联与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量及增幅比较表。从表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苏联中国
              项目1928年1940年增幅(%)1952年1957年增幅(%)
              钢(万吨)4301830326135535296
              煤炭(万吨)35551660036866001310098
              棉纺物(亿米)26.7839.544838.350.548
              谷物(万吨)7300955031163921950519
              A.中苏两国重工业发展迅速
              B.中苏两国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
              C.中苏两国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D.中苏两国经济结构相对合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