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是 
              ①以工业化为目标 ②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③以市场经济为保障 ④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 3. 读下图,引起1960年后粮食产量回升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③“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④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 4. 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口号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饭前萄酒,饭后水果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美好愿望
              ②是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体现
              ③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强调入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④是“左”倾思想在经济领域的反映
              [     ]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 5. 某一时期《人民日报》社论:“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向自然大进军,城市中千百万厂矿企业的职工,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出现这一建设热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和土地改革,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B.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促进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良性互动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经济建设的盲目性
              D.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决策,冲击着计划经济体制
            • 6. 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图中“单位C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     ]

              A.实行“二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 7. 1957年7月31日,《浙南大众报》发文说:“‘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桶,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抱着狐狸精当美女’,恋恋不舍。”上述材料说明
              [     ]

              A、文章作者极力推崇“人民公社化运动”
              B、人民公社化不符合当时经济发展要求
              C、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
              D、农业合作化运动不适合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 8. 标语不但能折射时代的精神,而且也能反映历史发展的轨迹。下列标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砸烂公检法”②“发展才是硬道理”③“跑步进入社会主义”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③①②
              D、②③①④
            • 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社社员在食堂集体就餐

              公社社员出工前点名

              公社社员带枪在田间劳动

              材料二 3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一天晚上,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8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2008年10月15日《中国国土资源报》

              材料三 两年前,小岗村开始了新型合作经济模式。严金昌和十几户农民一起,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把自家的两亩土地出租给一家上海养殖公司,发展规模养殖。他们饲养的高山特色风味猪,直接销到上海大型超市,价格是普通猪肉的两倍,年终农户们参与分红。这些农民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则接受了这家上海公司的返聘,成为企业员工,每人每月领取600元左右的工资。……目前,小岗村耕地面积大约2000亩,其中60%目前出租流转被集中起来用于发展蘑菇、花卉、葡萄规模种植及家禽养殖等。
              ——2008年10月15日《中国国土资源报》

              材料四 曾经担任过小岗村村长的严德友说:“种1亩葡萄的效益是种粮的10倍。通过土地租赁和串换,方便了集中施肥、灌溉、除虫和管理。”……安徽省“三农”问题专家何开荫说,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成片土地抛荒、闲置,水利等农田基础设施年久失修,这些因素也推动了土地的合理流动。……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材料一体现了人民公社体制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提到的“改革模式”是指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一改革模式实行的过程。“分田到户”带来了什么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岗村的新型合作经济特点是什么?有人对小岗村新型合作经济提出了质疑,认为将土地重新集中,是倒退回到了人民公社时期的计划经济模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指出目前推动土地的合理流动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如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     ]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