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代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是(    )

              A.京张铁路
              B.紫光阁铁路
              C.京广铁路
              D.京沪铁路
            • 2.

              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如“清晨相见谷地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等。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据此,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是(  )

              A.当地已殖民地化
              B.生活方式全盘西化
              C.教育成就显著
              D.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
            • 3.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给人的突出印象一是洋,二是奇,三是妙。当时有人是这样描写上海的奇与妙的:“西域移来不夜城,自来火较月光明。居人不信金吾禁,路上徘徊听五更。”“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材料中的“奇”与“妙”所指的事物反映了

              A.高架铁路的建立
              B.水运事业的发展
              C.电力与通讯事业的发展
              D.化学工业的进步
            • 4.

              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友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等。这说明(  )

              A.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
              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
              C.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D.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 5.

              下面是一幅反映城市生活的漫画,从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①公交车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 

              ②表达了对农民工阶层的关注

              ③交通工具的发展拉近了人们的距离

              ④批判了歧视劳动人民的观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6.

              近代以来,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人口流动和信息交流
              B.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进程
              C.便利了列强侵略势力的扩展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 7.

              2011年腾讯历史频道推出《转型中国1864~1949》系列原创策划。策划以年份为单位,逐一梳理近代史关键命题。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1920年年度事件的是 (  )。

              A.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
              B.中国出现首个电报机房
              C.无线电台开始引入中国
              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
            • 8.

              目前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已成为世界第一位,电话由奢侈品变成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
              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D.中国疆域辽阔
            • 9.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交通的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  )。

              A.“华人之坐马车,大率无事之人居多,故马车专为游观而发”
              B.“如果华人马车从后面赶超洋人马车,即以违章处理”
              C.“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
              D.“男女杂坐,不以为嫌”
            • 10.

              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离别》:“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