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丁日昌(1823.7.7~1882.2.27),字持静,号禹生(作雨生),广东丰顺人。1862年积极参加洋务运动,被李鸿章视为左右手。1863年2月,丁日昌改任直隶知州,推举唐廷枢等创办开平煤矿,开发矿藏,兴办开平矿务局,后扩展为开滦煤厂。1864年,任苏松太道,苦心筹划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新式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次年,成立上海机器制造厂总局,推荐容闳赴美购机器、聘技师,制造厂逐步扩大为江南造船厂。同时还在上海浦东设立炮兵学校,培养炮兵人才,加强防务。

              1870年,丁日昌上《条议海防》奏折,提出《海洋水师章程》,建议设立北洋、东洋、南洋三支海军和把台湾建制为行省。他还提出一系列富国强兵主张,诸如整饬吏治、简兵厚饷、屯军要镇、设立舶司、举办报馆等,多被清廷采纳。

              丁日昌从政不忘育才。在潮州先后募款扩建金山书院、韩山书院和榕江书院;在丰顺倡办蓝田书院、鹏湖书院,促成同治九年第一批学生留美和光绪三年第一批学生留欧,造就詹天佑、严复等一批人才。

              ——《洋务运动的风云人物——丁日昌》

              材料二 1875年,丁日昌继沈葆桢任福建船政大臣。次年兼署福建巡抚,并赴台巡视,主持建造新式炮台,训练洋枪队和洋炮队,架设海底电缆以密切海峡两岸联系。

              1879年后在籍养病期间,继续关心海防建设,指出日本将南侵台湾,北图朝鲜,以期引起朝野重视。

              ——据《近代军事人物:丁日昌》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丁日昌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丁日昌在台湾建设上的贡献,并分析其多种活动的出发点。

            • 2. 人类历史是从孤立分散走向整体联系的过程,文明的交融与碰撞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一 孤立与交汇

              (1)指出图中航线A、B的开辟者。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片所示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 


              探究二 交流与碰撞 

              (2)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些方面的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 3. 33、(10分)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请你解答如下有关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问题:

              (1) 将表格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2) 清末民初,人们的服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3)近代交通与通信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 4. (16分)近代以来,世界各地城市人口日益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迸射着铁水的光亮。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 ,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一一《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中国近代城市化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下产生的,又是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结构中展开的。虽然城市化浪潮由沿海通商口岸向着周边区域扩散,但沿海城市与内陆省份城市在近代化进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沿海和沿江城市迅速扩张,而广大农村与内陆地区处在工业化进程之外,这种工业化格局使得中国城市化进程缺乏后劲,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             

               一一李明伟《清末民初中国城市化趋向述评》

              材料三  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电报局、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

              材料四  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刘金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4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兴起的原 因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2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城市化进程对近代上海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4分)

              (4)依据材料四分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英国环境问题对当今中国的城市发展有何启示?(6分)

            • 5.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嘉庆《大清会典》(卷12)的规定:“凡荒政十有二:……四曰发赈;……六曰出贷;七曰蠲(免除)赋;八曰缓征;……”

              ⑴.根据材料一,指出清代救灾、减灾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救灾问题的原因。

              材料二 从冰心回家看民国春运

              1929年12月14日,农历十一月十四,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冰心准备从北京回家过年。……她接到了父亲发来的电报,得知母亲病重,急于回去照顾病母;当时是国民党执政,国民政府继北洋政府之后,又开始了一轮废除农历、取消春节的运动,年假只在元旦时放,到了除夕和大年初一还要照常上班,最多只象征性的给两天假期,冰心要想跟父母过一个团圆年,是不能等到除夕才回去的。……

                    12月14日一大早,冰心就给旅行社打电话,要求代买一张从天津去上海的船票,人家告诉她:这几天回上海过年的人特别多,所有的舱位都卖完了,最快也得等到19号才能有票,而且还是最差的四等舱。冰心斩钉截铁地说:“无论如何,我是走定了,即使是猪圈,是狗窝,只要能把我渡过海去!就这样订下了19号的船票。然后她又去火车站买好了去天津的火车票。

                                  ———摘自2013年02月12日羊城晚报【微博】

              ⑵.根据材料二,指出1929年民国社会生活主要有哪些变化?作家冰心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准备回家过年,说明民国时期交通处于什么状况?

              材料三  1949年时,中国现代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几乎没有重工业;1952年,现代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6.6℅,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35.5℅;到1957年,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提高到了48℅.

              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导致材料三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应汲取的教训。

            • 6.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请你解答如下有关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问题:

               领域

                 表现

                 服饰

               长袍马褂、    ①    、旗袍、西装

                 餐饮

               中餐与   ②    

               交通工具

               马车、人力车,电车、汽车、火车、轮船和    ③   

               通信工具

               邮政通信、   ④    、电话


              (1)将表格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2)清末民初,人们的服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近代交通与通信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7.

              2017年世界职业超模大赛5月30日在扬州开幕。服饰打扮等生活风尚的新追求作为社会文化的另一种载体,展现着时代的风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以来……由于盐商生活方式的影响,江南特别是扬州地区呈现物质繁荣、名流荟萃的景象。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致“作事轩昂,尽事奢华,此以江南盐商扬州最多,向曰扬气。”

              ——《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二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三 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

                              ——《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材料四 在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人民物质生活极度贫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21世纪,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Ⅱ(大象版)第十一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中“扬气”与“洋气”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材料一中“扬气”变为材料二中“洋气”的历史原因。


              (2)对比材料二、三,分析19世纪后期的中国人与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发生的变化之处。


              (3)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与风尚变迁的因素有哪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