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梁启超把报纸的性质概括为“耳目喉舌”,资产阶级改良派为宣传维新变法,创办了一批报刊《中外纪闻》《强学报》等,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这表明(  )
              A.报纸具有政治宣传的功能
              B.近代新闻观念逐渐形成
              C.报纸受到社会各阶层欢迎
              D.看报成为民众生活重要内容
            • 2. 清代已出现的传媒有(  )
              A.报刊、电视
              B.电影、报刊
              C.电视、电影
              D.互联网、电影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1年以前,全国共出版中文报刊1753种,其中460种是在上海出版的。这些报刊有日报,有周刊,旬刊,月刊,季刊;以内容论,有综合性的,有专门性的,如宗教报刊,科技刊物,妇女刊物,儿童刊物;以文体论,有文言文的,有白话文的,还有图文结合的画报。这一时期,在中国境内共出版过136种外文报刊,其中54种由上海出版,英、日、法、德、葡、俄等多种外文报刊均有。有些报刊是纯地方性的,更多的是全国性的。
              (1)据材料,概括近代上海报刊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报刊业发展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报刊业发展的影响。
            • 4. 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上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仅《申报》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这一现象表明(  )
              A.报纸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
              B.民众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
              C.清政府推动了近代报刊业发展
              D.舆论受到了政府的严格管控
            • 5.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时局变化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 6. 下表表示民国时期北京地区创办报刊的数字
              年份191219131914-191519161924
              报刊数3641358……65
              对图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故1912-1913年出现了办报高潮
              B.袁世凯死后,政治氛围日趋民主,故1914-1915年办报较少
              C.袁世凯死后,政治氛围日趋民主,故1916-1924年再现办报高潮
              D.为进一步探索强国御辱之道,1916年起先进的中国人再次掀起办报的高潮
            • 7. 王明全家周末去看经典老电影,他在电影院能看到的我国最早的一部有声电影是(  )
              A.
              《定军山》
              B.
              《难夫难妻》
              C.
              《歌女红牡丹》
              D.
              《白毛女》
            • 8. 1905年,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片断,是中国电影诞生的标志。这一事件发生于如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 9. 媒体古已有之,但进入近代以后才全面兴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我国最早的报纸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人孙樵撰有《读开元杂报》一文,有如下记述:“于襄、汉间得数十幅书,系日条事,不立首末。其略曰:‘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皇帝自东封还,赏赐有差;某日,宰相与百僚廷争一刻罢’.如此凡数十百条,未知何等书,有知书者自外来,曰此皆开元政事,盖当时条报于外者。樵后得《开元录》验之,条条可复(与《开元录》记载一致)。”(注:“开元杂报”这一称谓是后人所加,并非当时报纸的名字)宋代也出现了报纸,称“朝报”。宋人赵升《朝野类要》记载,“朝报……每日由门下后省编定,请给事判报,方行下都进奏院报行天下”。
              (1)从材料一看,我国古代的报纸具有什么功能?为什么当时的报纸功能仅限于此?
              材料二   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位,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为其代表者。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          --《国民日日报》发刊词(1903)
              (2)材料二中,《国民日日报》的办报主旨是什么?这反映了什么时代风潮?
              材料三  2011年下半年,“微博卖土豆”成为网络热点话题。先后有陕西、内蒙古等地的农民通过微博发出求助信息,成功卖出了滞销的土豆。
              (3)材料三描述的新媒体的作用,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
            • 10. 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媒体资本规模及其强势霸权的冲击,我国近代报业幡然醒悟,改良派与革命资产阶级报业纷纷出笼,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运作模式与近代国际接轨。下列对中国人办报活动评价,你认为哪一项不正确
              A.外国人在华的报刊,总体上是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的
              B.其本身是近代文明的一种表现和近代文化的载体
              C.推动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外报也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物质基础
              D.主观上传播西方民主自由,推动了西方文明的传播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