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梁启超认为:“报馆之议论既浸渍于人心,则风气之成不远矣。”在此,梁启超

              A.肯定报纸的商业功能
              B.认识到群众力量的重要性
              C.主张首先改革社会风气
              D.肯定报纸的舆论教化功能
            • 2.

              当时的中国老百姓知道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通过

              A.电视
              B.报纸
              C.电影
              D.互联网
            • 3.

              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文学革命的影响
              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 4.

              近代以来,很多人利用报刊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正学报》在其创刊序例中写道“痛迂谬者之误我国家,恶狂恣者之畔我圣道……吾闻古之为国者,必定国是。六书之义,是者,正也。”以上材料所体现的思想观念是

              A.闭关锁国
              B.经世致用
              C.中学为体
              D.维新变法
            • 5.

              据统计,在清末72家民族工业企业中,上海38家,广州8家,福州4家。上海自1849年至1911年,各类各级新式学校有259所;各类中外文报刊达60多种。材料可以表明

              A.租界推动了上海市政现代化进程
              B.上海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贸易金融中心
              C.租界对上海社会发展的双重影响
              D.上海走在近代经济文化现代化的前列
            • 6.

              1907年,清廷创办《政治官报》发布“如官办银行钱局、工艺陈列各所、铁路矿务各公司及农工商部注册各实业,均进馆代登广告,酌照东西各国官报办法办理”的启事。由此可以看出(  )

              A.报刊业发展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大
              B.报刊的政治色彩逐渐淡化
              C.官办报刊涉足广告业务
              D.广告成为报刊的主要收入来源
            • 7.

              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 )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 8. 晚清的留日学生刊物多以《四川》、《江苏》、《河南》、《江西》、《新湖南》、《浙江潮》等命名,欧榘甲在长篇文章《新广东》中提出“以广东之人,办广东之事,筑成广东自主之势,以健全全国自立之起点”。这反映了留学生中普遍存在的(  )
              A.反清革命的意识
              B.国家救亡的心态
              C.联省自治的主张
              D.立宪改良的愿望
            • 9. 下图《谣言宜禁》刊登于19世纪末发行的《点石斋画报》,其上配有文字:“泰州为扬属一大邑,早经设立电报局,以便官商寄信之用。乃近有匪徒造谣言,谓电报局所用电气系以死者之魂炼成。故专收人家供奉之神主牌,每牌值价洋四五十元,须在三年以内者方为合用。”上述图文信息从侧面说明了( )


              A.谣言散布阻碍了通讯工具应用
              B.晚清时期社会生活实现近代化
              C.大众传媒关注科技成果的传播
              D.民众普遍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
            • 10.

              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媒进入中国,始于19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外国人办了一些外文报刊,但大都影响不大,直到1833年德国人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这是在中国境内的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中文报纸。早期外国报刊的出现( )

              A.加深了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
              B.激发了中国人创办民族报刊的意识
              C.加快了英国列强侵略中国的步伐
              D.使大众传媒在中国的影响迅速扩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