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记载:“甲午以后,言维新变法者如狂,于是            、《湘学报》等……恶旧俗而维新之是求,如保中国不保大清,变君主以为民主之说,亦时有流露。”材料中“          ”部分应为

              A.《申报》
              B.《时务报》
              C.《民报》
              D.《新青年》
            • 2.

              “当颇富文采的人开始发表政论性观点——一种朝廷严格禁止的,只能在通商口岸的保护下才有可能从事的活动时,中国报刊业最终超过了纯粹事实报道的水平。”材料是要说明 ( )

              A.清政府严格禁止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B.中国报刊业局限于报道新闻
              C.政治变革运动推动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D.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归功于通商口岸的设立
            • 3.

              据李孝悌统计,1900年到1911年间,中国境内共出版了111种白话报,以新的话语进行民族主义的宣传,“因其说理平浅,最易开下等人之知识,故民众从而效之者日众”,以至于“担夫走卒居然有坐阶石读报者”。这反映出当时中国境内

              A.民族主义思潮开始觉醒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众关注社会意识增强
              D.民主科学思想广泛传播
            • 4.

              辛亥革命前后,由知识分子和商业贤达掌控下的中国报刊大量介绍各国政变史、革命史以启发民智,呼吁改革;用英雄人物事迹鼓舞民众,以报刊策动舆论、影响社会,实现近代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抱负。这说明当时的报刊

              A.以宣传革命思想和共和理念为宗旨
              B.体现比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致力于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D.把批评和监督政府作为职责所在
            • 5.

              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中国

              A.列强入侵阻碍经济发展
              B.政治变革备受关注
              C.放弃了实业救国思想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6. 辛亥革命后,由知识分子和商业贤达掌控下的中国报刊大量介绍各国变政史、革命史以启发民智,呼吁改革;用英雄人物事迹鼓舞民众,以报刊策动舆论。影响社会。实现近代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抱负。这说明当时的报刊(  )
              A.体现出经世致用思想
              B.以宣传革命思想和共和理念为宗旨
              C.致力于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D.把批评和监督政府作为职贵所在
            • 7.

              《申报》创办于1872年,由英商美查创办。开办之初,即反复申明其与《京报》的区别:“新报是合朝野之新闻而详载之,京报仅有朝廷之事,而闾里之事不与。”此后朝廷要员也曾在奏折中引用过《申报》文章。这说明《申报》

              A.是服务于外商意愿的经济类报纸
              B.具有广开言路、沟通朝野的作用
              C.是民办报纸,缺乏舆论监督作用
              D.符合民众需求并且宣传民主思想
            • 8.

              14、1908年,《申报》在光绪帝去世前的几个月里,一直密切关注,连续报道其病情的变化消息约30次,并多次刊出御医入诊的“脉案”和药方。在报道中,文章还经常标明“据内廷人云”、“据内监云”等。据此可知,当时《申报》

              A.刊发的消息主要来自官方通报
              B.重视新闻报道信息的准确性
              C.该报的相关报道成为独家新闻
              D.新闻报道的内容与标准杂乱
            • 9. 1903年,上海爱国学社教师张继发表了一篇题为《祝北京大学堂学生》的文章,号召北京大学堂学生学习欧洲学生“撞自由钟”、“树独立旗”、“杀皇帝”、“倒政府”。这篇文章最有可能发表在(  )
              A.
              B.
              C.
              D.
            • 10.

              辛亥革命前后,由知识分子和商业贤达掌控下的中国报刊大量介绍各国政变史、革命史以启发民智,呼吁改革;用英雄人物事迹鼓舞民众,以报刊策动舆论、影响社会,实现近代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抱负。这说明当时的报刊

              A.以宣传革命思想和共和理念为宗旨
              B.体现出经世致用思想
              C.致力于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D.把批评和监督政府作为职责所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