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明治维新前夕,倒幕派就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反对幕府将军的统治。明治维新开始以后,“政权建设是明治政府一切举措的重中之重,维新势力打着‘尊皇’的旗号,把远离权力中心几个世纪之久的天皇重新抬出来。”日本维新势力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结束封建割据建立近代国家
              B.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政治目标
              C.重建以天皇为首的专制统治
              D.借助中央王权推动经济发展
            • 2.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教育宗旨问题,一开始就在天皇近臣元田永孚为代表的守旧派与伊藤博文为首的维新派之间发生尖锐的斗争。前者反对以西洋为榜样改革教育,认为这样会破坏东方固有道德,……要求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的“仁义忠孝”的品德。1890年颁布“教育敕语”,把儒家的伦理标准忠孝仁义作为学生准则。此后,在各级学校中强制推行“忠君”思想教育,并且向学生灌输民族沙文主义。
              --刘祚昌等《世界通史•近代卷》(上)
                  材料二  随着美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以及伴随着强调社会改革的进步运动的兴起,1918年,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提出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指出美国教育的指导原则应是民主观念的原则。应使每一个成员通过为他人和为社会的活动来发展他的个性、中等教育必须以全体青年的完善和有价值的生活为宗旨,引导青年向着高尚的目标改造自己和社会。
              --《美国教育的发展》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美国的教育改革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认识。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易法有“平物价,通有无”、“抑兼并”的初衷,但机制的实质恰是减少商品流通量,剥削商人,将商人的利益“归之公上”。……作为王安石发展商业的一项长期政策,政府财政的压力迫使市易走向商业垄断的官营道路。大规模的官营垄断必然是低效率的,官营垄断如要运营下去,就不能亏本,就只能依靠超经济的行政力量剥削消费者和商人,进而造成整个社会经济处于低水平。
              -周筱赞、陈志广《解析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
                   材料二 由于日本原有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而且军事工业又占有极大的比重,加之经
              营庞大的国营企业经常亏损……1880年,明治政府决定将以国营企业带动和示范的方针改
              为“处理”国营企业,扶植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方针。……明治政府“处理”国家工矿企业,价格极为低廉,实际上几乎等于无偿转让。
              -王铭《“殖产兴业”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王安石推行市易法的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治政府扶植私人资本主义的出发点及其主要措施。综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官(国)营经济弊端的整体认识。
            •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学者家永三郎指出:“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是‘富国强兵’的手段,而接受近代科学又是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的手段,这就自发地倾向于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研究,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难免就放任自流。……认识到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不可避免地要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那么,在培植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所必须的限度内也得学习法律学、经济学等。尽管如此,不符合能够为天皇制国家政治、军事发展服务这一条件的学科仍然难免遭到排斥。”
              材料二  日本以善于引进外来先进文化而著称,但诸多的外来文化并没有和传统文化融合,而是以独立的面貌并存于日本社会。……对待外来先进文化要么是极端地崇拜,要么是极端地排斥,顽固排斥西方精神文明,导致日本现代化初期对旧事物的批判和否定不彻底。……这种极端态度已经融入日本的民族性,使得日本人成为世界上最为奇特的“矛盾”民族。--《“和魂洋身”的日本现代化》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归纳日本学习先进文化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日本“对待外来先进文化要么是极端地崇拜,要么是极端地排斥”的具体表现及影响。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政府于1872年颁布第一部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在此基础上,寺子屋教育(旧式教育)被勒令停办,各地兴办新式小学。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读物、算术、书法、写字、熟读、作文、理科、地理、历史、修身、体操。有些好一些的小学还要增设几何和一两门外语课。据统计,在每周的学时总数中,属语言类的科目占40%,数理、地理、历史合占53%,其他的修身等科目占7%。
              --伊文成、马家骏《明治维新史》
              材料二 朕念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乃我日本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为朕之忠良臣民,又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矣。斯道也,实为我皇祖皇宗之遗训,而子孙臣民之所当遵守。通诸古今而不谬,施诸中外而不悖。贬庶几与尔臣民俱拳拳服膺咸一其德。
              --1890年明治政府《教育敕语》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教育敕语》的核心思想。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日本教育改革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竞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策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归纳指出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
            • 8. 一定的主张指导一定的行动。主张“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并付诸实践的是(  )
              A.王安石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维新政府原本试图通过官营企业的形式进行工业化,但在官营企业亏损后即将其下放给了带有许多封建要素的民间资本,民间资本在政府的主导下向近代工业资本转化。
              --严立贤《日本资本主义形态研究》
                 材料二  日本近代棉纺织品国内总消费情况(单位:千捆)
               
              年度
               
               
              国内总消费(A+B)
               
               
              消费来源
              国内生产(A)国外输入(B) 
              1887-1888327(100) 58(18) 269(82)
              1889-1890428(100)178(42)250(58)
              1891-1892514(100)374(73)140(27)
              1893-1894646(100)527(82)119(18)
              1895-1896930(100)812(87)118(13)
              注:表格中括号内的数字为相对于国内总消费的百分比。
              --(日)高村直助《日本纺织业史序说》
              (1)材料一说明日本工业化历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对日本政治建设产生了哪些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日本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 10. 材料一 随着世界交通的手段便利起来,西洋文明之风逐日东渐。……对于东方国家的当务之急来说,此文明的东渐之势十分强劲,如果下定决心来阻止它的话,这样做倒也不是不行,但观察当今世界的现状,就会发现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莫不如与时俱进,共同在文明之海中浮沉,共同掀起文明的波浪,共同品尝文明的苦乐,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材料二 文明就像麻疹的流行一样。眼下东京的麻疹最初是从西部的长崎地方向东传播,并随着春暖的气候逐渐蔓延开来。此时即便是痛恨该流行病的危害,想要防御它的话,又有可行的手段吗?……当前不但不应阻止文明,反而应尽力帮助文明的蔓延,让国民尽快沐浴文明的风气,这才是智者之所为。
              材料三 作为当今之策,我国不应犹豫,与其坐等邻国的开明,共同振兴亚洲,不如脱离其行列,而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对待支那(指中国)、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
              --以上材料节选自福泽谕吉《脱亚论》(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概括福泽谕吉的观点。
              (2)有学者称福泽谕吉为近代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鼻祖。依据材料三评论这种观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