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一在面对“康乾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在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问题上,他主张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在治军方略上,他主张用儒家学说治军,即用封建伦理纲常去教育官兵,以仁礼忠信作为治军之本去陶冶官兵。在中西邦交上,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并反对借师助剿;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他说过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摘编自萧一山《曾国藩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曾国藩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曾国藩思想的特点。
            • 2. 京津冀一体化
              时间历史资料
              1876年清政府在唐山创办开平煤矿
              1878 年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
              1895年康、梁联合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
              1895年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
              1912年清帝颁布退位诏书
              1917年范旭东在天津创办永利碱厂
              1917年《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
              1924年孙中山北上京津,宣传新三民主义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
              京津冀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请以“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近代化进程”为题,选取其中一个方面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
            • 3. “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对家庭制度批判的必然性在于(  )
              ①公民道德的沦丧   ②经济结构的变动   ③西方思想的传播   ④民主政治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4. 下面是某同学自制的课外学习卡片“袁世凯与近代天津”。据其内容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1895年   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
              1902年   创办北洋女医院;
              创办北洋军医学堂;
              成立北洋烟草公司;
              开设巡警局
              创办天津官银号(天津第一家新式银行)
              1904年   批准成立“天津电车电灯公司”
              A.袁世凯发迹始于在天津的活动
              B.袁世凯是洋务运动后期代表人物
              C.袁世凯推动了天津的近代化
              D.袁世凯是“中体西用”的践行者
            • 5.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陈旭麓文集》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       ;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如       。题干中划线内容很可能是(  )
              A.辛亥革命取代戊戌变法、民国与清朝
              B.戊戌变法取代洋务运动、“预备立宪”与戊戌变法
              C.民国取代清朝、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
              D.扶清灭洋取代拜上帝教、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
            • 6. 阅读下表,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结论是(  )
              近代科技出现在上海与重庆的时间表 
              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重庆
              铁路1825年1876年1934年
              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39年
              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
              汽车1883年1901年1928年
              A.西方科技传人中国后,最早应用在上海
              B.中国引进的西方技术都是实用性技术
              C.中国近代化呈现明显的地域不平衡
              D.中国工业革命吸收了西方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7.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 8. 依据图中提供的所有史实材料来确定一个历史研究主题,以下最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
              A.天津工业化一瞥
              B.近代天津的发展
              C.天津,北方经济中心
              D.天津,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 9.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此结论(  )
              A.正确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
              B.是鉴于欧美列强历史发展经验认识
              C.是基于近代国情与特殊使命的认识
              D.是对中国民主革命历程的正确反思
            • 10.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将其称为中国近代史“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的方案,但又是个不彻底的方案,后来又不彻底的实行。”该方案(  )
              A.受列强瓜分中国的刺激而产生
              B.主张学习西方民主政体
              C.推动中国国防、交通、教育及经济近代化
              D.反映出中国人最早向西方学习的想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