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戊戌变法文化教育方面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废除科举制
              B.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生
              C.京师设立大学堂
              D.设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书刊
            • 2.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有(   )
              ①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②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④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朝兵制之弊在于:(一)兵力的逐渐腐败。(二)番戍之制:(甲)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既不便于指挥统驭,(乙)而兵士居其地不久,既不熟习地形;又和当地的人民没有联络。(丙)三年番代一次,道途之费,却等于三年一次出征……每逢水旱偏灾,又多以招兵为救灾之策;于是兵数递增。宋开国之时,不满20万。真宗末年,增至91万。仁宗时,西夏兵起。增至125万。
              ——摘自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治兵之法,一曰汰冗兵而合营勇,二曰起民兵而立团练,三曰练旗兵而振满蒙,四曰募新制以精器械,五曰广学堂而联将才,六曰厚海军以威海外。”
              ——摘自康有为《上皇帝第三书》
              ⑴依据材料一,分析宋朝军事弊端导致的后果。对此王安石采取了哪些相应的军事措施?
              ⑵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的军事改革措施。王安石与康有为在军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有何相似之处?
            • 4. 下列法令中,与戊戌变法无关的是
              [     ]

              A.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    
              B.实行铁路国有政策
              C.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和决算          
              D.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 5. 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反映19世纪历史上重大改革的三幅图表: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请写出三幅图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三个改革产生的共同背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维护民族独立方面,这三个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对此你有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戊戌变法使大小官僚及其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因为变法规定
              [     ]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C.废除八股取士
              D.裁汰绿营
            • 7. 戊戌新政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维新派的政治愿望,主要表现在
              [     ]

              A.维新派一定程度上取得参政权
              B.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得以实现
              C.新政鼓励发展工商业
              D.京师设立大学堂
            • 8. 《日落紫禁城》中写道:“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这里的“几个读书人”中应该包括
              [     ]

              A.谭嗣同
              B.林则徐
              C.李鸿章
              D.陈独秀
            • 9. 维新运动留下的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主要包括
              ①解放思想
              ②建立社团
              ③兴办学堂
              ④创办报刊
              ⑤提倡女学
              [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 10. “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为实现上述思想,百日维新中维新派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②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③设立京师大学堂
              ④改革科举制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