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法令中与戊戌变法无关的是                           
              [     ]

              A. 京师设立铁路、矿务总局
              B. 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
              C. 实行铁路国有政策
              D. 准许民间创办报馆,鼓励私人办学
            • 2. 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措施有
              ①裁汰冗员②废除八股取士③设立农工商总局④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3. 戊戌变法将使大小官员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 这是因为变法规定
              [     ]

              A.提出官民上书言事              
              B.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C.废除八股取士                  
              D.改革财政, 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 4. 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他们是因为  
              [     ]

              A.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B.国人“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C.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D.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 5. 19世纪后期中日两国对教育进行了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72年颁布《学制》到1890年颁布《教育敕语》,日本吸收和消化了西方教育的影响,并与本国的教育遗产融合起来,建立了“东方道德,西方技艺”和谐统一的、符合日本国情和需要的近代教育制度。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成功引起了中国当时的留日学生及赴日考察教育的官员对日本教育制度,特别是学制的关注。

              ——《论明治维新对清末学制改革的影响》


              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向清廷建议:“请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日本著名学者阿部洋也认为:“独特的日本学校教育,以儒家道德为本的修身教育与近代诸学科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中国的理想楷模”。在时人看来,中国教育向日本学习,可以减少摸索、尝试的代价,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可以避免与中国政体、国情不合的西方思想的侵濡。这种以日为师的氛围和趋向的形成,为清末新政学制改革最终取法日本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田正平《中国教育史研究》


              (1)材料一中“东方道德,西方技艺”的含义是什么?你如何评价日本明治政府的这一教育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主张“远法德国、近采日本”的主要原因,康有为的建议及后来的教育变法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