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题文】(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89年,1870年才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宪法是标志),此后才一直实行共和制。1789—1870年一共是81年,其中建立过第一、第二共和国。第一共和国1792年建立,到1804年第一帝国正式建立,第一共和国只有12年。1848年第二共和国成立,到1852年第二帝国建立,第二共和固只存在了4年。两个共和国总共16年,81年里有65年处在君主制度之下(包括立宪君主制)。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兰西共和国之路为何如此艰难?(9分)
              (2)从法兰西共和之路的艰难历程中,得到哪些启示?(6分)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七月革命时,一个银行家陪同奥尔良公爵前往市政厅,失口说出新王朝的秘密:“从今以后,银行家要统治国家了。”
              材料二 “我们正睡在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上,你们没有看见大地正抖动吗?”
              ——一位法国议员(1848年1月)
              材料三 “我们占领第八区市府的公民,要求:民主的和社会的共和国。在国家的扶助下的自由结合的劳动协作社。”
              ——巴黎第八区工人起义宣言(1848年6月)
              材料四 “共和国号召我们,我们要懂得胜利或懂得牺牲,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生存,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献身。”
              ——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国小学的《从军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奥尔良公爵建立的政权采取什么政治制度?银行家的话实际上指出了七月王朝是代表哪一阶段利益的政权?(4分)
              (2)之后发生的哪一事件印证了材料二中法国议员的话?该事件爆发的原因有哪些?(4分)
              (3)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法国最终确立了何种政体?材料四说明了什么?(4分)
            • 3.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取得即便是那些在当时已经成熟而只待采集的资产阶级的胜利果实,也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在(罗伯斯比尔)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这个反动又超出了它能继续下去的那个限度。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新的出发点。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材料中“过分的革命活动”和“不可避免的反动”分别指什么?两者是否存在本质差别,为什么?(6分)
              (2)结合所学简析你如何认识“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4分)
            • 4.
              【题文】材料一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而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仍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摘自《人权宣言》1789年)
              材料二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从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免寸失业的保障”,“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不受任何歧视”,“人人有为维护其利益而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从有享受休息和闲暇的权利”,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人人有权要求一种社会的和国际的秩序,在这科秩序中,本宣言所载的权利和自由能获得充分实现。
              (摘自《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了从贫国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依法得到维护和保障……(实现了)妇女、儿童权利的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特殊保护。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人权五十年》,2000年)
              ⑴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人权宜言》与《世界人权宜言》的异同,并指出其原因。(11分)
              ⑵概括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人权观的特点。(3分)   
            • 5.
              【题文】评述法国大革命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改造,你从中能得出什么认识?
            • 6.
              【题文】《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社会契约,他不是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一种约定,它是共同体和其各个成员之间的一种约定。它以社会契约为基础,是合法的一种约定;它对一切人一视同仁,是公平的一种约定;它除了公共幸福之外,不能在有任何其他的目的,是有益的一种约定;他有公共力量和最高权力做保障,是稳定的一种约定。——卢梭《社会契约》
              (1)卢梭《社会契约》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8分)
              (2)在卢梭所生活的时代社会主流思想有何特点?(4分)
              (3)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3分)
            • 7.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革命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国的建立,在欧洲广泛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切实可行——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初在反对拿破仑一世的解放战争中,一些德意志民族主义者主张把居住在欧洲境内的所有日耳曼血统的人统一到一个民族国家之内。普法战争使德国完成了统一。19世纪60、70年代,以操德语或日耳曼语的居民实现政治统一为目标的理论和主张,后来发展为反映德国大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扩张野心的沙文主义思潮,又名“泛日耳曼主义”、“泛德意志主义”。——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出现了各种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团体,最有名的是1891手成立的泛日耳曼同盟(又译泛德意志同盟)。——同盟的机关报《泛日耳曼报》炮制和宣扬“地缘政治学”、“生存空间论”、“人种优劣论”、“武力决定论”等学说和理论。
              ——摘自百度百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以北美为例说明“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的历史条件有哪些?独立后的美国在民主法制道路上是怎样不断发展的?
              (2)结合材料二指出,德国民族主义在普法战争前后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不同影响。
              (3)通过对上述两则材料的综合阅读与思考,谈淡在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道路上。我们应崇尚怎样的民族主义?
            • 8.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的东西,
              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二: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
              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思想?用一句话评价其历史作用? 
              (2)归纳材料二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影响。 
              (3)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各侧重于什么?
            • 9.
              【题文】
              阅读材料,问答下列问题:
              材料 :英国人阿瑟·扬在亲临法国大革命初期的国民议会现场后,有如下评论:“旁听席上的群众被允许以鼓掌和其他表示赞许的声音来干预辩论,这样做太欠雅观,也很危险,因为他们既然可以表示赞许,也就可以表示反时,既然可以鼓掌,也就可以发出嘘声。据说,他们已经这样做了,而这样是会压制辩论,影响议事的。”  
              ——《1787~1789年法国游记》  
              (1)民主有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在材料中有何反映?    
              (2)分析这两种形式的民主各自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作用。
            • 10.
              【题文】
              阅读材料:
              英国人一定是丧失了所有的道德和自由感,否则怎么会对这场世界经历过的最重要革命,对它正在进行的庄严方式,不表敬仰赞赏。凡有幸目睹这一伟大城市最近三天发展的同胞,一定不会认为我的话是夸张的。
              ——《晨邮报》 1789年7月21日 论巴士底狱的陷落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789—1815年的相关史实是否说明法国革命是一场“世界经历过的最重要革命”?为什么? 
              (2)《晨邮报》的这则评论认为,英国对法国正在进行的事件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你的判断。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