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中学考试有这样一道文字题:试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共同纲领》.在阅卷中假如你是历史老师,应该给满分的答案是(  )
              A.制定机构不同,分别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和全国人大制定
              B.性质不同,分别为资本主义性质宪法和社会主义性质宪法
              C.从时间上看,都颁布于新政权建立之后
              D.从影响上看,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为部分美国宪法修正案简介
              生效日期顺序修正案
              1791.12.15第一修正案保护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出版自由,以及集会的权利、抗议的权利和请愿的权利
              1791.12.15第十修正案将宪法未授予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保留给各州
              1865.12.6第十三修正案废除奴隶制和强迫劳役,除非是作为犯罪的惩罚
              1870.2.3第十五修正案选举权不能由于种族、肤色、或以前曾服劳役而遭受剥夺,此时尚不包括性别
              1920.8.18第十九修正案公民的选举权不因性别而受限,即确立女性的选举权。
              1951.2.27第二十二修正案限制一个人可以被选为总统的次数,一人不能被选为总统超过两次,以及在他人当选任期中担任了两年以上者,不能当选超过一次
              材料二  中华民国的宪政道路并不顺畅,经过1911年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3年的又称“天坛宪草”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4年的又称“袁记约法”的《中华民国约法》、1917年的又称“民六宪草”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9年的又称“安福宪法”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23年的又称“贿选宪法”的《中华民国宪法》、1925年的又称“段记宪法”的《中华民国宪法案》.中华民国不仅没有奠定和巩固五族共和、南北统一、民主宪政的政制框架,反而被国民党一党训政的党国体制所取而代之。
              --摘编自张耀杰《民国初年的宪政挫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美国宪政历程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华民国宪法实践的命运及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宪政建设的认识。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过逐渐出现的一些变化,促使贵族在城市政治生活中向平民做些让步,当然这种让步也是审慎的。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十二铜表法”一一这大概是刻在12块青铜牌上的法规,竖立在广场上一一就表现出一种新的精神。
              一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1)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在罗马法中的历史地位,分析说明它表现出了哪些“新的精神”。
              材料二
              时间国家法律文件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1787年美国1878年宪法
              1871年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5年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一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 4.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衰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主要规定是(  )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
            • 5. 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正确是(  )
              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③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总统任命并对总统负责
              ④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②③
              D.①③④
            • 6. 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B.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C.促进了近代中国民主化的进程
              D.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 7.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  )
              A.让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
              C.建立起资产阶级统治
              D.否定君主专制
            • 8.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对它的表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B.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国2000余年封建制度的终结
              C.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
              D.它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共和代议制度的法律由此确立
            • 9. 对下列三幅图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三部能够体现启蒙思想原则的法律文件
              B.这三部法律文件的执行效果不同
              C.这三部法律文件都能体现主权在民思想
              D.这三部法律文件都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 10.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
              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唐朝到明朝中枢权力演变的基本特点。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自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3)综合上述问题,你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有何认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