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战后,协约国声称用民族自决的原则来处理国际问题,但实际上却经常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违反这一原则。其中的表现有

              ①将但泽交由波兰管理                 ②确认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和疆界

              ③承认奥地利独立                     ④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培育,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趱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 3.

              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漫画(如下),该漫画将英、法、美、意、日比作一只五头怪兽,它将德国踩在脚下,贪婪地将其内脏吞食殆尽。这一漫画适合用来:


              A.说明一战的性质
              B.揭示巴黎和会的实质
              C.说明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目的
              D.说明经济危机的影响
            • 4.

              日本军部在1907年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把美国列为第二号假想敌;1923年又将其改为头号假想敌。美国军方1913年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巴黎和会后,美国对该计划给以更多的注意,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设防。这些行为说明()

              A.一战前后美日加强各自防御
              B.日美加紧争夺亚太地区
              C.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D.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 5.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6年5月的日德兰海战,英军虽然掌握着制海权,但损失远远大于德国。1917年2月1日,德国公开宣布全力开始无限制潜艇战,给英、美等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1935年6月,英德两国签订《英德海军协定》。英国同意德国提出的要求,即德国海军舰艇总吨位同英联邦舰艇总吨位的比例为35︰100;德潜艇总吨位同英联邦成员国潜艇总吨位的比例为45︰100。这与《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德国海军实力限额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材料二 1919年,巴黎和会通过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并于1920年1月正式成立,总部在日内瓦,机构有大会、行政院、秘书处,职责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对殖民地“委任统治”。但美国由于自身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始终未加入国际联盟。

              (1)材料一中英德两国的海军对抗变化说明了什么?

              (2)举例说明材料二中的国际联盟是否能真正的“维护和平”,实质是什么?

            • 6.

              [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 7. 7、 凡尔赛体系中隐含着的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最明显的矛盾双方是(   )

                

              A.美德
              B.英德
              C.法德
              D.意德
            • 8.

              巴黎和会的美国记者贝克尔曾说:“俄国问题对巴黎会议的影响是深刻的,没有莫斯科就不能理解巴黎。虽然布尔什维克和布尔什维主义在巴黎不曾有代表,但经常都是强有力的因素。”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法国主张严厉惩罚德国以获得欧洲大陆霸权
              B.英国为巩固世界霸权地位与美国矛盾尖锐
              C.英、美联合反对法国严厉惩罚德国的主张
              D.英、法、日等国瓜分了德国海外的殖民地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爆发后,袁世凯政府于 1914年 8月 6日宣布严守中立,然而9月日本便登陆山东与德开战,很快取代德国占领青岛,中国政府屡次要求其撤军均被无视。袁世凯急召在欧洲休假的陆征祥回国,组织全国一流的外交家和国际法学者,包括曹汝霖、顾维钧等,研究怎样解决青岛问题,至袁氏倒台之前,他们召开了数十次研究会议。此外,政府还委派驻外使节与欧美日俄各国首脑及公法家联系,取各方建议和支持。

              ——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 日本意识到,中国势必在战后提出山东问题,遂抓紧进行秘密外交,寻求霸占山东的法理依据。英法希望日本向地中海派遣舰队护航,日本趁机要求英法保证,在将来的媾和会议上,支持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以及占领南洋德属诸岛;英国提出,日本应以同样精神支持英国对赤道以南德国各岛屿的领土要求,两国一拍即合,达成密约。随后,日本以类似手段,与法、俄、意签订了有关山东问题的密约。

              ——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材料三 关于五国暂管青岛之议,以外交上急遽之变化,未必能见实行,本社昨已报告。兹确闻某方面接到巴黎紧要可靠消息,言意大利之出和会,我国外交大受其恶影响。因意国如不出会,则日本之态度尚不敢过于强硬,亦不敢轻言脱离和会以要挟也。自意大利有此一举,日本乃声言如不彻底其所主张,即将仿照意大利之办法。美总统与英法等对于意国之出会已极感其困难,今见日本态度如此,则和会殆有动摇之虞,山东问题或将因此而生极大之变化。 明知日本利用机会,而三国不能不有所踌躇。至日本最近所藉口者,为四年五月二十五日中日间二十一款及去年九月之中日协定,此种条约如不废除,日本即永远据为外交口实。一方又有可惊之消息,英法因山东问题其先亦与日本订有密约,故英法虽明知日本之野心欲对我国有所尽力,然为条约所束缚,亦甚难于为力。我国代表奔走呼号,请求各国支持正道,亦已力竭声嘶。国内若再无一致之精神以对外,则此次外交之失败殆足以亡国云。

              —— 1919 年5 月1 日天津《大公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洋政府对1919年巴黎和会的态度如何?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日本妄图侵占中国山东的因素。

              (3)结合所学指出《大公报》对“山东问题”的报道对当时中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 10. 61、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A.重划德国的疆界
              B.瓜分德国的殖民地
              C.限制德国的军备
              D.榨取德国的赔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