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国父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为了纪念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中做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前人无可比拟的巨大贡献的男性英雄的尊称。华盛顿和孙中山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他们的共同点有(  )
              ①都终结了本国的封建帝制   
              ②都缔造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都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④都领导人民赢得民族独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真正的独立,仿佛一座大厦,而政府的统一,乃是这座大厦的主要柱石……大家应当对它抱着诚挚的、经常的和坚定不移的忠心……尊重它的权力,服从它的法律,遵守它的措施,这些都是真正自由的基本准则所构成的义务。

              ——1796年华盛顿总统的“告别辞”

              (1)材料一中“政府的统一”是指什么? 华盛顿在1789年以前,曾为“政府的统一”事业做了哪些主要的努力?

              材料二 就国内政策而论,拿破仑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开 明专制君主。……虽然他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但统治效率很高。……拿破仑这些实在的成就使他受到普遍的欢迎。虽然也存在着渴望复辟旧制度或是认为拿破仑背叛了革命的政敌,但是大多数人则都因为他结束了骚乱和建立起了一个可信任的、强有力的政府而向他欢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为建立起一个“可信任的、强有力的政府”,拿破仑在军事上采取了什么措施?华盛顿和拿破仑在治国方略上有何相同之处?最大的不同点又是什么? 

              材料三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1894年

              材料四   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确方法……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3)材料三、四中孙中山、甘地从事斗争的手段有什么共同点?他们选择这种斗争方式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 3.

              孙中山和华盛顿两个人都被国民尊称国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人民的意见认为,宪法上的权限分配或限制,在某一特定方面不合理,我们应当照宪法所规定的办法予以修改。但我们不可用僭权(意谓采用篡权等不正当手段)的方式予以更改,因为,这种方法田然可能把某一事件办好,但自由政府也往往由于这种方式而遭到毁灭。所以使用这种方式,虽然或可能得到局部的或一时的好处,但此例一开,一定永远抵不过它的破坏力。                    ——华盛顿《告别辞》(1796年9月)

              (1)请举一例说明《联邦宪法》中的“某一特定方面不合理”之处。材料二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华盛顿对这种“不合理”之处的态度?华盛顿采取这种态度主要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材料二:在我们这样辽阔的国度里,要想有效地管理大家的共同利益,一个活力充沛的、并且能充分保障自由的政府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一个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政府里,自由本身将会从中找到它最可靠的保护者……                                         ——华盛顿《告别辞》(1796年9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做到华盛顿所说的“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 


              材料三:“乃孙黄放弃责任,一让总统,一让留守,博功成身退之虚名,致令政变频乖,扰攘至今,而不能底定,不得谓非一大恨事也。”(但孙中山)“欲挽官僚窃权怙势之积习,准身作则,专为公家谋幸福,不为一己便私图……手段虽劣,其胸襟气概,固自高出寻常万万也。”——谭人凤《石叟牌词》(写于“二次革命”失败后)

              (3)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和孙中山的辞职对本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或结果。

            • 4.

              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  )

              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
              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引入的国家来源相对单一
              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 5.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图1                                                    图2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1分)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1分)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2分)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1分)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2分)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1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年的“南方谈话”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1分)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1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