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世界人物史册上,牛顿总是毫无意外地名列前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牛顿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学成就,使科学不再是一些杂乱孤立的事实和定律,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
              --摘编自刘畅《基于历史解释的牛顿再认识》材料二  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在一定时期内,使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些中心概念和发展方向发生了确实是极富创造性的转变。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牛顿从来都没有把物质世界完全的与上帝分开,他也从来没有把玄妙、神秘的色彩从他对自然的认识中完全肃清,他毕生都在找寻并信仰上帝的秩序和理性。牛顿是自然神论的重要代表,这一定程度上把牛顿从对宗教的信仰引向了对理性的崇拜,使他的思想从传统意义上的宗教束缚中解脱出来,对他的科学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刘畅《基于历史解释的牛顿再认识》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的力学成就。举例说明“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牛顿科学成就在思想领域引发的深刻影响。
              (3)牛顿一生行走在科学和神学两大殿堂之中。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理解宗教和科学的关系?
            • 2. (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述】

              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时珍的科学创造,受到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刺激,更受到明代中后期文化领域掀起的革新思潮的鼓舞。他以毕生的精力研究历代医学、药物学,博览群书,批判地汲取历代医药学成果,从而完成了《本草纲目》。他把1892种药物分为16部,依次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从微至巨也。”最后是“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这种排列次序,富有实用科学价值。

                                                                         ——据唐明邦《李时珍评传》

                  材料二  曼陀罗花的特性当时无人知晓,而且名称不一。李时珍按照古籍的描写,到武当山访问药农,并亲身进行了种种尝试。“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予尝试之,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说明笑或舞不是来自采花者,而是麻醉后的表现。另外,经过多次尝试,李时珍还准确弄清了曼陀罗花同火麻子花合药的方法,服药的剂量,知道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

                                                             ——摘编自赵坤《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本草纲目》反映的李时珍的科学成就。材料一同时指出了李时珍取得成就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2)据材料二,李时珍在药物学方面取得了什么具体成果?他采用了怎样的科学探究方法?(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学到李时珍的哪些优秀品质?(2分)

            • 3. 25、(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材料二  一些本草书中曾记载服食“金丹”可以长生不老;服食黄连、芫花等可以成仙不死。李时珍严肃地批评说这是“方士谬言”……大豆,古方称之能解百毒,但临床用之如何,并不十分清楚,李氏意欲通过自己的试验,判断其是否能解百毒。于是他先用大豆解毒,但“每试之大不然”,说明大豆解毒功能不确切,后来加入甘草,结果“其验乃奇”。

              ——齐志勇《李时珍作科研的大师风范》

              材料三  理学淹通(贯通)举世惊,原来医圣亦儒生。儒生医圣兼相得,无损千秋万岁名。古道微茫久隐沦,凭空想象总非真。千秋功罪儒家说,唯物判评能几人。

              ——黄世瑞《儒家思想对李时珍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本草纲目》的特点。(3分)

              (2)据材料二,说明李时珍的“大师风范”。(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原来医圣亦儒生”的认识。(3分)

            • 4. (11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时珍,字束璧,祖某,父言闻,世孝友(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以医为业。……年十四,补诸生(秀才);三试於乡,不售(不第。未考取)。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觎(阅读)。善医,即以医自居。

                                                ——顾景星《白茅堂集》卷三十八

              材料二  曼陀罗花是一种具有麻醉作用的重要药物。由于方言不同,名称不一,以致无人认识。李时珍按照古书对曼陀罗的描写,到武当山访问药农,重新确定了这味药物。……首先是经过尝试证实了关于它的传说:“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李时珍试验之后更正说:”予尝试之,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说明笑或舞不是来自采花者,而是麻醉后的表现。其次,证实曼陀罗花,须与火麻子花同用,才具有麻醉作用。他说:“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许昏昏如醉。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不难想象,曼陀罗花同火麻子花合药的方法、服药的剂量,李时珍经过多次尝试才弄得如此准确。

                                                 ——唐明邦《李时珍评传》

              材料三  在1951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维也纳会议上,中国明代的李时珍作为唯一的医药学家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的首批名单之中。著名科技史专家和汉学家李约瑟说:“明代的伟大科学成就就是李时珍那部攀登到本草著作顶峰的《本草纲目》……”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李时珍走上从医之路的主要因素。(3分)

              (2)据材料二回答李时珍是如何解决以往医药典籍存在问题的?(2分)这体现了李时珍怎样的治学态度?(2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李约瑟对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评价的?(4分)

            • 5. (10分)《本草纲目》是中国医药宝库中的集大成之作,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李时珍因其伟大的 医学成就,成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时珍24岁正式随父行医,一面学医,一面研究医药书。他发现历代的医药书中,有不少缺点和错误,决心重新整理补充,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他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农、猎人请教;他先后到过湖北武当山、江西庐山、江苏茅山以及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采集药物标本,品尝草药,辨别药性。经过27年的艰苦劳动,终于在他61岁时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材料二  《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本草纲目》共分为16部62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传统文化总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原因和历程。(4分)

              (2)据材料二,归纳《本草纲目》的特点。(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李时珍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人类真正认识地球、展开对太空的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机械动力、天文观察装置的发明和使用,天体中一颗一颗行星的发现又为人类正确认识宇宙带来了希望。

                                                                         ——《宇宙探险》

                  材料二    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研究和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宇宙探险》

                  材料三     现代科学理论知道,当年原始黑色火药制成的火箭,尽管可以升空,但绝不能冲出大气层,原因很简单,它的效率太低,远远达不到最低的第一宇宙速度。所以说,没有高效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问世,那么,想实现宇宙飞行也只能是一种幻想。多极火箭飞行原理提出、液体火箭发明和应用使得现代火箭技术得以提高。

                                                                          ——《宇宙探险》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了人类对太空研究的科学理论已经形成,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2)结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有了哪些新的发展?简要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3)航天事业的发展对人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李时珍和牛顿是世界公认的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都留下了影响深远的经典巨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李时珍在艰巨的研究工作中,“无书不读”,涉猎诸家……1552年(明嘉靖三十一年)李时珍35岁时,开始了《本草纲目》的写作。在编写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以及牛首山、摄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种书籍八百多种,历时二十七年,终于在他六十一岁那年(1578年)写成。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

              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花费18个月时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书中全部的论述都以命题形式给出,每一个命题都给出证明或求解,所有的求证求解都是完全数学化的,必要时附加推论,而每一个推论又都有证明或求解。只是在牛顿认为某个问题在哲学上有特殊意义时,他才加上一个附注,对问题加以解释或进一步推广。

              (1)据材料一,指出李时珍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最大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从这两位科学家身上学到的高贵品质

            • 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家口是屏藩北京西北的军事重镇,也是重要的南北贸易要冲。为繁荣经济、巩固政权,1904年清廷批准修建北京至张家口的京张铁路。英俄两国为争夺筑路权而互不相让。最后清廷决定不用洋人,全由中国“官款自办”,并委派詹天佑负责京张铁路的筹建工作。詹天佑应用超群的定线知识和丰富的勘测经验,在地形险峻、工程艰巨的关沟段巧妙地设置“之”字形展线,设保险岔道(避难线)和引进先进机车,降低造价;率先采用直井开凿隧道技术;首定工程规范。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斗,京张铁路全线通车。

                 从1888年起,詹天佑先后从事津榆、津卢、沪嘉、京张、川汉、粤汉、汉粤川等铁路的修筑,为开创和发展中国铁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临终时,他“语不及私,为国家陈述三事:一、振奋发扬工学会活动,以兴国富民;二、慎选人才以管理(中俄合办的)中东铁路;三、就款计工,唯力是视,尽速建成汉粤川全路”。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詹天佑的历史贡献。

            • 9.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李四光,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家庭。他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早年受孙中山“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勉励,后两度出国留学,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他打破了两个“洋神话”,提出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中国不是“贫油国”。作为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李四光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李四光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李四光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10.

              【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11年10月,随着美国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的离世。一句网络帖子迅速走红:“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并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

              材料一 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序言里,牛顿写道:理性力学应当是研究任何力所引起的运动和产生任何运动的力的科学。因此,本书被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因为,自然哲学的一切难题都涉及通过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自然力,再通过这些自然力来解释其他现象。

              材料二史蒂夫·乔布斯,这个在过去几十年内引领现代数字技术设计与发展的人,曾对他的团队说,要去做那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那些伟大的、会改变历史的事情。苹果II的成功……使它的影响渗透了从烙铁到订书机的各个领域。苹果让自己的亮相遍布各种产品、各个流派,惠及好几代人。苹果在设计领域的领袖地位快速扩展到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精心设计的策略都是为了让你舒适地使用更多、更不同、更好的苹果产品。    ——《改变世界的苹果》

              (1)材料一中被“砸醒”后的牛顿的伟大发现是什么?牛顿的众多发现在人类文明史上产生了什么巨大的历史作用?

              (2)结合材料二分析,苹果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改变?你认为其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