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说文解字》中提到“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由此可见,史者应该(  )
              A.辩证看待历史现实
              B.客观记载历史事实
              C.全面记载历史发展
              D.公正评价历史事物
            • 2. 历史学家卡尔认为:历史事实属于过去,而研究历史的历史学家则属于现在,因此历史学家与其对象--过去之间是互相对立而又互相依赖的。由此可知(  )
              A.历史学家描述历史事实缺乏客观性
              B.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之间无法统一
              C.历史研究无法离开历史事实而存在
              D.历史事实只有在特定时段内才有价值
            • 3. 历史学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必须严谨,符合逻辑。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发端
              B.1956年新中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C.启蒙运动宣传了资产阶级政治主张--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
              D.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过两种主要要说法:一是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 ,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二是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影响上述两种不同“历史认识”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料来源
              B.研究方法
              C.史学观念
              D.作者立场
            • 5.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结论
              A唐文宗太和五年(831)有左右巡使上奏说,长
              安坊门“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
              坊市界限已经不复存在
              B《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
              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
              太平天国运动为近代化创造了
              前提
              C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
              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
              表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
              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
              了大量牲畜
              罗斯福新政解决了农产品市场
              供应不足的问题
              A.A
              B.B
              C.C
              D.D
            • 6. 下表是某同学研究经济史的两组资料。
              组别史料史论
              (松江)“里媪(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日复抱纱以出”。(摘自《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松江部)史论1:反映了当时传统的经济结构受到冲击和侵蚀。
              史论2:这种市场与生产技术分离,是中国纺织技术自14世纪后没有取得重大进步的原因之一。
              “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唐要会》卷八六)
              上表中第二组的“史论”栏目最好应选填(  )
              ①唐朝商品经济发达,商人获利丰厚     ②唐朝官员存在仗势从商业中获利现象
              ③唐朝政府严格控制中高级官吏经商     ④唐朝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 7. 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在新中国成立至1981年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却没有任何文字表述。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对这一现象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
              A.中国与世界逐步从隔绝走向联系
              B.中美之间意识形态差异日益消失
              C.历史教科书客观地反映了历史真相
              D.时代变化影响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
            • 8.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最终通过对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的方针。随后,人民日报发表论:二战历史不容翻案。从国际法层面看,日本“国有化”钓鱼岛违反了(  )
              ①《联合国家宣言》②《开罗宣言》③《雅尔塔协议》④《波茨坦公告》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 9. 何兆武说:做学生时,读《资治通鉴》,总觉得满书不是老子杀儿子,就是儿子杀老子,毫无趣味可言,远不如那些缠绵悱恻的小说令人销魂。今天才愈来愈感觉到什么小说都不如看《资治通鉴》那么真实感人,引人入胜。影响何兆武认识变化主要因素是(  )
              A.政治环境
              B.社会阅历
              C.阅读目的
              D.标注版本
            • 10. 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较为恰当的是(  )
              A.帝国主义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B.中国自身特点是决定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导因素之一
              C.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D.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研究应注重从内外双重因素综合展开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