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本文在评价“中体西用”思想时坚持(  )
              A.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
              B.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原则
              C.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代分析
              D.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标准
            • 2.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和巴西在19世纪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差异,是由两个国家并入全球经济的不同方式造成的。下列各项与此研究视角相同的是(  )
              A.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B.工业革命后,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经济建设的选择
            • 3. “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的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上述材料对“这场革命”的认识突出反映了(  )
              A.近代化史观
              B.全球史观
              C.革命史观
              D.社会史观
            • 4. ①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俾斯麦为首相.②俾斯麦是“现实主义政治”大师.③他在就任首相后的首次演讲中即宣称:“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④德国的统一确实是通过铁血政策实现的.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5. 以下的史学研究方法描述中,最不能体现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是(  )
              A.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故籍补证
              B.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书辨证
              C.藉残余断片,窥测其全部结构
              D.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参证
            • 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隋炀帝)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百万余人,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谷浑(少数民族政权),驻军青海,遇雨雪,士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倍之,又逆征数年之赋,穷侈极奢……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摘自[唐]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
              材料二
                 (隋炀帝)修运河、建东都是适应了经济重心南移和东盛西衰的趋势;西巡东征、巡游江南很大程度上是在实施发展统一国家的战略,在国土开发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等等。我认为:秦始皇做过的事,他多半都做了,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隋炀帝做过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贞观时代远不及大业年间的富庶。然而,秦始皇、唐太宗帝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誉,隋炀帝却落了个万事唾骂的恶名。
              -摘编自胡戟教授《隋炀帝新传》
              (1)概括材料一、材料二关于隋炀帝评价的不同观点。
              (2)以隋炀帝的评价为例,说明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
            • 7. 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
              …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 8. 某学生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在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  )
              A.《斯大林传》
              B.《大独裁者》(电影)
              C.《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
              D.《二次大战三巨头》
            • 9. 西晋杜育的《莽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一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中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 10. 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
              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
              D.现代化史观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