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德国历史充满着波折与艰辛,狂热与反思伴随着德国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
              (1)请完成下列填空。
              领 域成     就
              古典音乐德国贝多芬为纪念拿破仑•波拿巴而创作的①    
              是其代表作之一。
              科学理论1848年,②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技术变革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③    
              以 ④    为动力,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⑤    
              成功。
              材料二:2014年3月正在日本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9日在东京发表演讲时指出,正视历史在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中尤为重要,正视历史是德国重返国际社会的前提。
              (2)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指出德国在这次战争中所犯的罪行并用史实各举一例说明。请结合史实简要论述国际社会为此作出了哪些努力?
                  材料三:在1949年“杜塞尔多夫文件”中说:“没有……资本的流入,德国人民始终还在怀疑恢复国内经济的可能性。”沿着这一发展模式,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黄永祥《不要忘记德国》
              (3)概括材料三中二战结束后阿登纳时代(1949年当选为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1963年告别政坛)联邦德国经济快速恢复并创造连续十余年持续增长的“德国经济奇迹”的主要原因。
            • 2. 战争是残酷的,如何应对战争对赢得战争至关重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39年6月18日,戴高乐将军发表著名的《告法国人民书》,内称:许多年来指挥法国武装力量的领袖们,已经成立了政府。这一政府断定我国军队失败,已经开始和敌人进行交涉,以便停止敌对行动。
              但这是最终的结局吗?我们是否必须放弃一切希望呢?我们的失败是否已成定数而无法挽救了呢?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不!我是根据对于事实的充分了解在说话,我说法国的事业没有失败,我请求你们相信我。
              使我们失败的那些因素,终有一天会使我们转败为胜。
              因为,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法国抵抗的火焰都不能熄灭,也绝不会熄灭。明天我将再次从伦敦广播。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戴高乐的这个讲话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出的。
              (2)材料中“因为,        。”处省略了戴高乐将军对“我们会转败为胜”原因的论述。请结合当时的背景至少写出两点理由。
            • 3.

              20世纪是中国历史发生巨变的100年。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分别形成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它们都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

               

            • 4. 思想的创新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仁人无敌于天下。”
              “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1)材料一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治国理念?
              材料二  十八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从而使法国人首次感受到牛顿思想的优势。牛顿的学说证实了在对客观真理的探索中,最可靠的是人的理性,而非信仰。牛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他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
              (2)据材料二指出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性主义对18世纪法国的冲击。(6分)
              材料三  一般说来,“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或赞赏新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材料三及相关课文后,拟了一份有关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助他完成空缺部分。
              (3)(标题)    
              (一)
              (小标题1)维新变法--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赞赏利用西方文化
              ①其方式是    
              ②其作用似“思想界之大飓风”
              (二)
              (小标题2)    --用新文化全面否定旧文化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
              ②提倡新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材料四  上个世界80年代末90年代初,不少党内人士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担心在中国也可能出现苏联和东欧的情况。反对进一步改革开放以及把“姓资姓社”摆在首位的思潮,重新开始占据思想和舆论的主导权。--《李罗力:亲历邓小平南巡》
              材料五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南方谈话”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材料五体现了邓小平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开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