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国际格局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等关系,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三次大的变动。
              问题:
              (1)指出这三次变动的时间及标志。
              (2)结合史实说明当每次变动发生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是怎样的。
            • 2. 近代以来,法兰西民族创造出独具魅力、光彩照人的文化,深刻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0年,雨果在追悼法国某一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
              材料二  20世纪40、50年代,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法国文化界流行。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给世人描绘了一幅阴暗的世界画面: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所以存在主义特别强调个体自由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把人的意义、人的价值归结  为人的自由选择与创造。
              --吕一民《法国通史》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凭借其文化软实力大力推行文化外交。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应对文化全球化,就是要提倡文化多样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雨果所追悼的文学家是谁?他的作品属于哪种文学流派?这一文学流派中令人感到“惊惶与恐怖”的社会现实是什么?
              (2)材料二中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出现与20世纪哪些重大事件相关?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文化全球化加速的背景,并谈谈你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 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
              请回答:
              (1)1956-1976年,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哪些重大失误?)
              (2)这一时期,为纠正经济领域的“左”倾错误,党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经济发展做出了什么重要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推行怎样的经济政策?
              (4)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实行“又好又快”发展,反映了我国坚持怎样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
            • 4.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6年),我党曾犯了两次严重的“左”倾错误,给社会主义建设
              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挫折与损失,带给人们沉痛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小麦亩产12万公斤”“皮棉亩产5 000斤”和“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
              材料二  1958年的宣传漫画:(图1)

              材料三  显示“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趋势图(图2)
              请回答:
              (1)材料一、二指的是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给我国经济造成哪些危害?
              (2)为纠正材料一、二在实践中的错误中共中央采取了什么方针?
              (3)材料三变化趋势图中1966年和1971年经济指标大幅下降的原因是什么?1971-1975年间两次经济回升的原因是什么?
            • 5. 41、(17分)在整个20世纪,从国际关系体系上看,西欧经历了一个逐渐走向衰落和开始重新崛起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的国际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6分)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关系格局中,西欧的地位如何?分析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6分) 

              (3)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欧在国际关系格局中的地位又有什么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和影响。(5分)

            • 6.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三张历史照片

              (1)材料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哪些历史事件?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以上事件的失误是如何得到纠正的。
            • 7.
              【题文】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问顾道:“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问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握手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1)为什么杜勒斯(时任美国国务卿)当年拒绝与周恩来握手, 而尼克松却“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
              (2)这次历史性的握手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这对中美两国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中日关系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制定了哪些外交政策和方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