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既有共同点,因为各国所依据的思想理论和文化渊源是共同的;又有多样性,因为各国所建立的是要适应本国政治、经济、社会需要的制度。

                                                                                                                                       ——林娟《美国的大选和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度》    

              材料二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解放区的政权建设。在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苏皖等老区,继续“实施普选的彻底民主制度”,在乡、区、县、边区四级政权建设中,除汉奸、恶霸地主、反革命分子及精神病患者外,不分阶级、党派、民族、职业、财产、性别、宗教信仰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实行平等、普遍、自由和直接选举原则。采用直接投票、投豆豆到碗、送票箱到家门等形式,选举时,选民穿上节日盛装,妇女头戴鲜花,有的骑毛驴翻过几座大山选出自己拥护的人。

                                                                                                                                       ——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1840——194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共同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民丰政治与解放区政权建设的区别以及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 (9分)

            • 2.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那场战争貌似一场末日之灾:开战之初以色列的存亡危在旦夕;随后美苏发生核对抗的风险骤增;阿拉伯国家实施石油禁运,世界经济遭受重创。由于和以色列关系太紧密,美国被很多欧洲和阿拉伯盟国孤立。
              不过,如果放在历史的长镜头下看,1973年战争却是意义重大——为和平打开了大门。安瓦尔·萨达特大胆的渡河一击替在前几次中东战争中屡遭羞辱的阿拉伯人挽回了一些尊严,以色列人也学会了一点:阿拉伯对手不会再像1967年战争那样,一开打就往后适窜,因此有必要争取和平。
              ——《华盛顿邮报》《1973年中东战争的启示》
              材料二 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核技术已成为未来高效发电方法的首选,比石油或煤炭更加高效(而且更有利于环保)。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欧共体已经开始了大型核能开发项目……
              ——威廉·恩道尔《石油战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3年战争”产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人类应用核能的历史,谈谈你对合理使用核能的认识。(9分)
            • 3. 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指引着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在下列会议与其对应的主题之间连线。
              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
              中共七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毛泽东党内领导地位
              中共十二大做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二十六年,秦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秦王自立号为□□,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三  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  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1)据材料一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2分)




              (2)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3分)




              (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3分)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