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考古资料证实,当时(西汉)铁工具的种类几乎应有尽有,仅铁农具就有十多个种类;以铁犁的使用来说,出土铁犁的地区已遍布鲁、豫、辽、陕、甘、苏、川、蒙、贵、闽、粤、桂等13个省区。

              ——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公元31年)迁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成水排(鼓风冶铁用),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

              ——《后汉书·杜诗传》

              材料三  长安市有九,各方;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 (王莽)遂于长安及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主管五均的官,除负责征收工商税外,还负责掌握市场物价。)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汉书8226;食货志》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情况。两者之间有何关系?(6分)

              (2)依据材料三,概述汉代商业发展的状况。(6分)

              (3)基于材料四反映的现象,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2分)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4分)

               

            • 2.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概况,依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1)实行 “工商食官”政策  (2)作为交换媒介物的货币已出现

              (3)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4)广泛使用贵重金属------白银

              A.(1)(2)(3)(4)
              B.(1)(3)(2)(4)
              C.(2)(3)(4)(1)
              D.(2)(1)(3)(4)
            • 3.

              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

              ①丝绸   ②纸张   ③瓷器       ④棉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4.

              徐州汉邦公司开辟了一条新疆旅游线路,丝绸之路是这条线路的主要旅游内容,导游在向游客介绍丝绸之路时,通常最先说起的中国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三国时期
              D.唐朝
            • 5.

              对比图2与图1,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空间的限制被打破
              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
              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D.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完全取消
            • 6.

              “丝绸之路”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中国铜镜、漆器、铁制工具输入朝鲜
              B.中国的铁器、丝绸等西传
              C.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造纸术西传
              D.佛教传入中国
            • 7.

               (2010上海文综,29)古都长安是汉、唐陆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泉州则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们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右图中长安和泉州的位置编号分别是          

               

            • 8.

               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 市民文学兴盛  ③ 印刷工艺提高  ④专制政治强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9.

               一位中国古代的妇女,她已经能够在分散于宅屋之间和城郊乡村等地的“市”里购物,还能在大街小巷看到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这位妇女最有可能是生活在(   )                               

              A.汉代
              B.六朝
              C.唐代
              D.宋代
            • 10. (2013·浙江文综·38)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
              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
              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