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了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朝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撰《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权力不再受到制约 
              D.记注官的设立削弱了相权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 等,并在左右。…… 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 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 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 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 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 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 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3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4分)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3分)
            • 3. 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政治体制的史料是(     )
              A.甲说、乙说      
              B.甲说、丙说
              C.甲说、丁说      
              D.乙说、丙说
            • 4. “中国的政治思想家们已经逐步摸索出一套软的和硬的限制君主暴政的理论。于是,在天子之上,就有了道理、法律、天道。官僚们既可以依据这些理论莱对君主实行软的教育,启发其自律。如不奏效,则施以硬的强谏乃至废黜。实际上,在中国存在君主的时代,多数情况下,官僚们正是依据这些理论来左右名义上尊崇的君主,主导政治运作。”作者强调(  )
              A.理论不完善必然导致君主专制政体出现弊端
              B.限制君权理论的建构推动社会政治有效运作
              C.封建社会行政效率取决于君臣关系尊卑分明
              D.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才能有效抑制君主暴政
            • 5.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的产生是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封建专制主义的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权
              ③它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积极作用是主流
              ④它确立于秦朝,巩固于汉朝,完善于隋唐,衰落于明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