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言论与“中体西用”思想相符的是

              ①“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②“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③“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也。”

              ④“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⑤“天不变,道亦不变。”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 2.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 3.

              下列属于林则徐向西方学习的活动的是:

              ①编成《滑达尔各国律例》和《四洲志》    ②研究仿制西方战舰

              ③系统介绍西方史地知识                 ④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 4.

              夫“蛮夷羌狄”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凡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通今古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内之良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呜呼,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宙之大哉?上述材料体现作者的思想主张是(  )

              A.贵中华贱夷狄观念彻底改变
              B.天朝上国盲目自大
              C.清醒认识西方科技先进之处
              D.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 5.

              李鸿章到英国,不惜重金,给西太后购回一台缝纫机;在英国议院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是一窝蜂似的吵架,说“无甚可观”。由此细节说明洋务运动(  )

              A.只是学习技术,不愿改革政体
              B.内部贪污腐化,经营管理不善
              C.海军操练不力,中日战争失败
              D.朝廷专制至上,牺牲民族利益
            • 6.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材料中“臣”的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实行君主专制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实行民主共和制
            • 7.

              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
            • 8.

              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竞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及作者是

              A.《四洲志》  林则徐编译
              B.《天演论》  严复译著
              C.《各国律例》林则徐编译
              D.《海国图志》魏源编撰
            • 9.

              1920年,梁启超赴欧洲考察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哪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材料表明梁启超的态度是

              A.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
              C.阻止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
              D.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 10.

              中国近代思潮的演进轨迹可概括为

              A.派系斗争十分尖锐
              B.政权更替相当频繁
              C.抗争、变革和启蒙
              D.忧患、抗争和共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