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就下列有关历史文献所反映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文献①的核心思想即洋务派的宗旨
              B.文献②的核心思想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C.文献③的核心思想是宣传维新变法
              D.文献②在社会经济方面的主张和社会发展趋势相矛盾
            • 2.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20多年中,中国出现的救国思潮有(  )

              ①实业救国思潮 ②维新变法思潮 ③民主共和思潮 ④社会主义思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 3.

              《海国图志》中说:“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亦岂非形器之末……岂火轮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魏源此言意在强调

              A.传统的舟船弓箭是有用之物
              B.向西方学习要转变传统观念
              C.坚船利炮是西方之长技
              D.学习西方是为了战胜西方
            • 4.

              下列各项所倡导的道德观不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潮流的是

              A.“中国言义,虚文而已。西洋言利,却自有义在。……鹜其实则两全。”(《郭嵩焘日记》)
              B.“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曾国藩《讨粤匪檄》)
              C.“损人利己非也,损己利人亦非;损下益上非也,损上益下亦非。”(严复《天演论》)
              D.“道德之为物,应随社会为变迁,随时代为新旧。”(陈独秀《答淮山逸民》)
            • 5.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指出,“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第二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C.甲午中日战争—— 维新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 6.

              梁启超曾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在此,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是

              A.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开始
              B.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的对决
              C.洋务运动发展的重要转折
              D.中国人民群体意识形成的开始
            • 7.

              陈旭麓:“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晋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这就是一个进步。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这表明作者强调

              A.“西用”与“中体”本身就相互矛盾
              B.“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了向西方学习进程
              C.“中体西用”就是只强调经济改革
              D.用西方的技术维护中国体制是难以做到的
            • 8.

              《海国图志》远远不止是一部地理著作,如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远非一部生物学著作一样。它引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显示着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眼光和气度。梁启超说:“治域外地理者,(魏)源实为先驱。”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

              A.《海国图志》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B.魏源被人们看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C.魏源是第一个系统地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人
              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冲破了传统的夷狄观
            • 9.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选自《盛世危言》)此段材料反映了

              A.中体西用的主张
              B.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现象两者都存在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对西方的工商、科技、制度都要学习
            • 10.

              “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求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这一观点最有可能是谁提出的

              A.魏源
              B.林则徐
              C.李鸿章
              D.康有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