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开垦、开垦、再开垦”
              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2.

              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成果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3.

              苏俄(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③②④①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4.

              在苏联,1928年1公担裸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D.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 5.

              苏联时期,曾流传一则笑话:一个美国代表团访苏,参观“伟大的建设成就”。陪同的苏联官员得意地说:“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时,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你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我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我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则笑话主要反映了

              A.长期战争严重破坏社会经济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食品短缺
              C.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消极影响
              D.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
            • 6.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斯大林模式”下

              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生产发展
              B.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
              D.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 7.

              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调整了当时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体现逐步过渡的思想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 8.

              《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如的地步”。材料全面揭示了“斯大林模式”

              A.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B.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C.有利于苏联工业化迅速展开
              D.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改善民生
            • 9.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10.

              “(二战前)苏联的工业已经迅速向前发展,因为政府提取了大约40%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相比之下,美国只提取了大约20%的国民收入。”材料强调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有效性
              B.二战前苏联的体制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C.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
              D.国民收入水平较低是苏联解体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