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长期战争的破坏
              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 2.

              2006年俄罗斯学者撰写的《俄罗斯历史》中写道:“斯大林时代就类似太空中突然喷发出的一颗超新星,然后逐渐熄灭,但在它的光辉照耀下把我们向前推进了差不多40年。”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斯大林模式

              A.给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只有灾难
              B.在俄国的历史上仅仅存在了40年
              C.对俄国的贡献只有发达的航天工业
              D.曾经对俄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 3.

              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作用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 4.

              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斯大林模式
            • 5.

              一位学者说,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相似性不是偶然的,这主要是由于两国在建国初期某种相似性决定的。即

              A.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员
              B.都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C.经济形势都异常的严峻
              D.都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之中
            • 6.

              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 7.

              据统计,从1927年7月到1930年7月,在苏联农村中,牛减少了20%,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强行实施
              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 8.

              列宁曾说:“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这段材料反思的政策是(  )

              A.余粮收集制
              B.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9.

              列宁在《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指出:“人类实现了共产主义后,黄金就失去了意义,只能用来修建一些公共厕所。”苏俄(联)在以下哪一时期对黄金的认识与之相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工业化建设时期
            • 10.

              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1

              年代

              1925—1927年

              1928—1932年

              1933—1937年

              年均粮食产量(万吨)

              7527

              7360

              7290

              A.地广人稀
              B.自然灾害频发
              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