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总理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2.

              它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结果出现“赶英超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主观臆断的口号。这场运动指的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 3.

              新中国“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这一计划的最大特点是(  )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 4.

              据1958年9月1日的《人民日报》,“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当年中国掀起的“大炼钢铁”运动

              A.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彻底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给中国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D.推动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 5.

              毛泽东曾经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开展了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建设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6.

              下图是中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示意图。其中,导致从A到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展开
              B.“八字”方针的实施
              C.“文革”局面的影响
              D.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 7.

              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到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 8.

              下图反映了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A.当时的农村经济趋向健康发展
              B.纠“左”工作尚未在农村启动
              C.国民经济的调整措施成效显著
              D.农村经济还没有走出发展低谷
            • 9.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1953一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里的“历史客观性和必然性”是指

              ①当时农村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规模狭小

              ②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确立不久,影响小

              ④当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 10.

              1956年底,中国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5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制定经济计划。对二者的相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产关系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②都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③都属于计划经济                    ④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调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