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二、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摘自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导致这种变化的时代背景。(10分)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8分)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新和谐公社”并不是真正与世界隔绝的,加入这个公社的人来自各个地方,抱有各自的目的,追求不同的利益,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这样,入社的社会上层分子和普通劳动者之间很快产生了矛盾,加上宗教信仰不同和民族的偏见,使这个公社远不像欧文预想的那么“和谐”。……同时,按照欧文的理论,公社经济活动的目的,只是满足公社社员的需要,因此,“新和谐公社”不仅没有积累,而且消费超过了生产。
              材料二、社会经济领域内实行的最有意义的改革措施,便是在4月16日颁布的关于把巴黎逃亡的工厂主所抛弃的工业企业转交工人生产合作社的法令。5月3日,罗浮尔军械厂的工人根据公社的指示,制定了该厂管理章程。它规定:工长以上各级领导由工人民主选举产生,受工人的监督,不称职者可以随时撤换;成立有工人代表参加的工厂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厂内各项工作。
              材料三、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总结了经验并作了艰苦的理论探索。这一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获得了重大发展,为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理论上的准备,给无产阶级锻造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1)依据材料一分析欧文的“新和谐公社”走向失败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公社是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6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6分)
            • 3.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而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都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下面六幅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朝代的何种中央政治制度?与图一、二相比, 图三有何显著特点?(3分)
              (2)图四中的机构是谁设立的?这个机构的设立有什么影响(2分)
              (3)与图六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图五有何明显特点?(2分)
              (4)上述图片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3分)
            • 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雍正五年十二月)谕兵部:向来云贵川广以及楚省各土司,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互相仇杀,争夺不休。而于所辖苗蛮,尤复任意残害,草菅民命,罪恶多端,不可悉数。是以朕命各省督抚等悉心筹画,可否令其改土归流,各遵王化。——《世宗宪皇帝实录·卷六十四》
              材料三、为了团结内蒙古人民抵抗蒋介石的军事进攻与政治经济压迫,现在即可联合东蒙西蒙成立一地方性的高度自治政府,发布施政纲领,但对蒙汉杂居地区仍容纳汉人合作,并避免采取独立国形式。——《中共中央关于考虑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指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平定六国后秦朝疆域在哪两个区域得到了扩展?(2分)任选其中一个区域,根据所学知识概述秦朝加强对其控制的主要举措。(2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雍正帝实行“改土归流”的原因。并指出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8分)
              (3)材料三的“指示”促成新中国哪一政治制度的建立?(2分)这一制度产生了什么深远意义?(3分)
            • 5. 1500年以后的时代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代,全球统一性开始,欧洲人在这一全球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的商业城镇不再只是世界一小部分地区和国家的制造者和运输者,现在已成为为数众多的、兴旺的美洲耕种者的制造者,也是亚洲、非洲、美洲几乎所有国家的运输者和某种程度上的制造者。——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材料二、从18世纪60年代起,东印度公司开始走下坡路。当东印度公司的特许状在1813年需要续签之时,国会考虑了贸易自由的呼声,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被取消。1833年,英政府又取消了它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后,公司将它的管理事务也交付给了英国政府。《东印度公司股息救赎法案》生效后,公司于1874年1月1日解散。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印度公司逐步走向解体的时代背景。(4分)
              材料三、他们通常反对现存的社会秩序,他们写剧本、小说、随笔和历史作品,以普及他们的思想,说明变革的必要性。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
              (3)据材料三,概括“他们”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6分)
            • 6. 理论指导、史料研习和问题讨论都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演变。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指导:《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是什么?(4分)
              (2)史料研习:“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
              “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的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依据材料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4分)
              (3)问题讨论

              某实验中学历史课上老师组织学生讨论:结合上图讨论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