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
              请回答:
              (1)如果以“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革命有何“质的差别”?简要说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6分)
              (2)如果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差别?(2分)
              (3)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简要分析其原因。(5分)
            • 3. 1956年,在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仍达到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 901亿斤,比5年前增长19%;棉花总产量达到3 280万担,比5年前增长26%。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贯彻落实了中共八大的路线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
                                                      ——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材料三: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以“四大发明”著称,请问四大发明分别是?材料一中说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请在医学和数学方面各举一例以证明。(6分)
              ⑵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的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6分)
              ⑶明清时期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欧洲,原因是什么?(4分)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 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
              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 等,并在左右。…… 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 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 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 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 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 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 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3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4分)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