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一材料可用来作为(    )

              A.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
              B.反映明代北方市镇经济发展的第二手材料
              C.说明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
              D.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写作的直接材料
            • 2.

              打破特权和垄断,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列各项中与此无关的是

              A.战国实行军功爵制
              B.汉代盐铁专营
              C.隋唐实行科举制
              D.孔子创办私学
            • 3.

              汉代丝织业相当发达,从文字、文物、外贸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印证。下列信息对研究汉代丝织业发展最具史料价值的是

              A.汉代字书《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业的字中花色品种达二十余种
              B.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三种典型的丝织刺绣:“乘云绣”、“信期绣”和“长寿绣”
              C.唐宋时代的绒线毯、元明时代的绒锦和天鹅绒等都是对汉代纺织技术的沿袭与发展
              D.古罗马普林尼在《自然史》称“中国产丝……运至罗马……人工巧妙达到顶点”
            • 4.

              2013 年7 月,在东阳巍山镇白坦村诸永高速公路所经的顾家山(又称干草山)发现了西周古墓群4 号坑。其中出土器物中有铜环、陶器、玉器等,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原始三脚瓷鼎(如图)。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较为合理的是

              A.反映西周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墓葬主人地位不高
              C.反映了西周时期私营手工业有一定发展
              D.此三脚瓷鼎应该是一种釉陶
            • 5.

              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绢州数量,这表明当时(    )

              路(行政单位)

              贡绢州数

              该路州数

              贡绢州所占比例

              河北东西路

              29

              38

              76.3%

              京东东西路

              12

              19

              63.2%

              京畿、京西北路

              8

              11

              72.7%

              小计

              49

              68

              72.1%(占全国总州数的21%)

              A.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C.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D.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
            • 6.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游历临安(今杭州)后,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在临安城,他能够看到

              A.穿着棉布的市民
              B.阅读《三国演义》的文士
              C.吟唱京剧的艺人
              D.违反“海禁令”的囚犯
            • 7.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讲求精耕细作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8. 交子始发于宋真宗时,四川的地方官和商人“患蜀人铁钱重,不便交易”,于是由十六家富户以各自资产作为保证主持发行。后因富户资本变化产生了纠纷,政府遂设益州交子务接管,“私造者禁之”,交子也从此成为四川等地的法定货币。这反映出当时
              A.宋代地方有相当独立的货币发行权     
              B.富户大贾操纵商业流通与交换
              C.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作用越来越大     
              D.政府管办专营能彻底避免纠纷
            • 9.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古代人们对神话传说特别钟爱
              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 10.
              【题文】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起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二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的关系?(2分)各自的理由是什么?(2分)
              (2)请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两方面分别各举一例说明古代中国重农的表现(3分)
              (3)尽管封建社会推行抑制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但手工业和商业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各列举古代冶炼业、丝织业、陶瓷业的一项成就。(3分)
            0/40

            进入组卷